姊妹学校交流平台 VR虚拟实境体验
受疫情影响,姊妹学校交流计划一度受阻。为打破地域限制、切合时代所需,NSS公司研发出「姊妹学校交流平台」系统,有效为学校提供高科技创新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科技便利拉近两地学生的交流活动。
详细内容《礼乐好孩子》支援教学和应用 推动幼稚园品德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中华礼仪教育致力为学生从小培育良好品行,因此积极在中、小学及幼稚园推动礼仪教育,让学生能在适切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潜移默化的薰染和影响,建立良好行为及价值观,终身受用。冯燊均国学基金会、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国学中心及幸福文化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悉心打造全新幼稚园绘本,不但计划向幼稚园赠送共6册《礼乐好孩子》,方便幼稚园老师推展学与教工作,更同时推出相关的绘本教师手册,方便教学团队于幼稚园推行礼仪教育。
详细内容「寰宇游学」网上交流平台 突破地域限制 开拓广阔视野
「旅游制作」设立线上互动平台「寰宇游学」,学生可以透过手机或电脑,参加世界各地的深度游。首阶段会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题,地点包括和越南、新加坡、澳洲、摩洛哥和亚美尼亚,以生活体验形式拍摄,由专业导游带领,让学生即时享受犹如亲历其境的旅游乐趣。
详细内容多元发展为国际趋势 重整课程以追上时代步伐——专访团结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 何杏研
团结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何杏研指,宏观世界各地的高中课程,只有香港如此特别,用一个公开试(即 HKDSE)衔接大学课程。她指出,世界各地具有 OECE 水平的高中生,约有 42%从应用课程毕业,芬兰则高达 55%。在如此大环境下,香港要赶上国际步伐,应该由推动应用学习课程开始。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 推动创意元素 规划应用学习
2020 年 9 月,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专责小组)最后报告提出六项方向性建议,其中强调藉优化高中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为学生创造空间。应用学习课程的总课时为 180 小时,而每个应用学习中文课程的总课时为 270 小时,故此,学校可鼓励学生善用释放的课时,并按自己能力、兴趣和职业志向多选修一个选修科目(包括应用学习),借此扩阔视野,丰富学习经历,增加他们对行业发展的认识,为未来升学及就业作好准备。
详细内容开办职业英语 提升「应用」能力——访问浸信会永隆仲学 郑继霖校长
浸信会永隆仲学为学生引入「职业英语」,一来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职业,有助他们的生涯规划,二来也可以推动英语,甚至让学生以多一项英语成绩来报读大专院校。
详细内容联校语文课程 为学生创造机会——梁式芝书院 周淑敏校长
自优化课时后,因应教学制度的转变,学生学习策略也有所调节。我们鼓励学生更加专注于现有的科目之中,将来新学制不再是 3322+X 的趋势,反而是走向 332+A,换言之,通识科的角色转变之后,释放课时的同时也在释放学生的精力。我们鼓励学生尽量读好 3X,至少能打好原本科目的基础,争取最佳成绩。
详细内容启动模式二 支援友校推行应用学习——访问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 许振隆校长
学校教育一向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在 HKDSE 考试中,校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两个或三个选修科目。而优化课时后,更能照顾到学生的多元发展。
详细内容开放创造学习空间 摆脱传统学习思维——访问新界校长会主席 邱少雄校长
教育局推出的应用学习课程多年来一直在优化过程中,以前是职业先修课程,学生修读完毕随即投入职场,没有过渡空间。邱少雄说,现时应用学习课程的课程功能已出现重大转变,课程范围覆盖广泛,内容已随时代大幅度改善。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