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出发 发展创科 为经济注入新动力
香港的基建及人口老化是不争的事实,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认为,只要创新科技能稳步向前发展,就可以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继而改善社会民生。长远而言,若需要令香港发展得更蓬勃,必须加强教育和培育创科人才,并在未来数十年具体落实推行。因此,创科局联同教育局推出不同面向的计划,包括教育与人才的配对,让本港学生可以在创科方面更上一层楼。
详细内容回应《施政报告》应用学习课程及电子学习
在政府发表的《施政报告2020》中,教育方面投放不少资源,其中包括加强德育教育、增加校董培训、支援电子学习以及落实「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早前提出有关优化学校课程的建议,以下会就报告内容讨论当中几项措施。
详细内容倡「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向下推 拓展大专生眼界 教联会副主席邓飞 回应《施政报告》
教联会副主席邓飞十分欣赏是次《施政报告》中,特首所提及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该计划鼓励在香港和大湾区有业务的企业,聘请及派驻本地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邓飞说︰「其实几年前我早已提倡过,年轻人可以到很多国家参与工作假期,包括荷兰、瑞典等欧洲地区,然而选项当中并没有内地。现在政府终于推『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而且名额2,000 个,不多不少,可以用类似种子选手的做法,让这2,000 位参与的年轻人,成为好榜样,吸引更多人跟随。」政府首次打破「积极不干预」的「魔咒」,动用公帑为年青人补贴薪金每月1 万和1.8 万港元,为期最多18 个月。邓飞指,这绝对是一个好开始,政府显得更有承担,因为培育人才始终是政府的责任。
详细内容倡政府支援网上教学 助学界赶上时代步伐 教联会主席黄锦良 回应《施政报告》
黄锦良主席高度肯定政府强化科目课程和全方位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国家《宪法》和《基本法》所确立的宪制秩序。然而,是次《施政报告》对教育的著墨始终未算多,尤其在网上学习。随著疫情出现反复,学校处于复课又停课的循环,教育界对这方面所需的支援日渐增加,现金支援当然好,但若政府能提出具体的措施或支援配套,学校更能将资源好好运用。
详细内容发展应用学位 实现人尽其才
2020 年《施政报告》提出「应用学位课程先导计划」,事源于推广职业专才教育专责小组年初向教育局提交检讨报告,提倡发展三项重点:中学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s)、应用学位(Applied Degrees) 及专业人员应用技能(Applied Skills for professionals)。教育局接纳《检讨报告》的建议,正式邀请六所自资院校发展课程,当中包括明爱专上学院、珠海学院、恒生大学、公开大学、东华学院,以及职业训练局属下的高等教育科技学院(THEi),获选院校可从「指定专业/ 界别课程资助计划」SSSDP 下,选取一个有较强职业元素的现有学位课程,并修改其结构和内容,发展成为应用学位课程(Applied Degrees),最快于2022/23 学年推出。
详细内容正视业界困难尽快商讨 通识科改革细节
香港教育出版专业协会会长吴志华指《施政报告》中提到通识科课程的改动,欠缺清晰的内容细节及指引,对教科书出版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颇大的冲击。吴志华会长分别以三点回应《施政报告》︰
详细内容调拨合适资源 大力推行E-learning 让电子学习 加速前行
政府在这段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 通识科改革细节《施政报告》调拨大量资源来投放教育,是十分高兴的一件事。近几年来,资讯科技教育愈走愈前,本港经历了几波疫情,许多老师和学生对电子学习已经不再陌生,这是大好机会让电子教学继续发展下去。
详细内容教育界回应 2020年《施政报告》 积极改革,持续创新 共同推动电子教学之路
在2020 年《施政报告》中,政府对教育的著墨不算少,并按照教育专责小组的建议,加强德育、公民和国民教育,配合相关师资培训,并与专上院校合作,在专上教育层面推广国安教育。 教育界处于教学新常态中,《施政报告》回应了电子教育的议题。今期《教育专业》与学界一同探讨电子学习教育之余,也请来不同持分者分享他们对于《施政报告》有关教育政策的理解,以及如何落实相关措施,获取更多政府资源,令学界在未来更加有效地推动电子学习。
详细内容守护小朋友 健康与智商 儿童抗疫 饮食攻略
You are what you eat。长期留在家中注意饮食,保持健康的体魄,不仅能抗疫,更能让小朋友在停课期间保持精灵活泼,于学业方面持续进步。然而,并非每个家庭都得到足够支援,每餐都为小朋友煮食。若进食外卖成为「新常态」,又如何在这种「新常态」下,尽量让小朋友保持营养均衡?临近圣诞,更须为孩子慎重选择健康小食,好好守护小朋友的健康与智商。
详细内容为大湾区建立首间衔接香港课程的港人子弟学校
培侨书院即将于大湾区办学,缘起于2017年7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代表在香港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确立大湾区建设的合作重点领域,包括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当中亦包括了教育范畴。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