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政府从善如流 营造多元学习环境
今次的《财政预算案》在教育方面的拨款有 1,147 亿,占政府总开支的 15.1%,虽然看似投入很多,但只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约 3.77%,与国家及世界先进国家 4% 的指标,显然仍有距离。
详细内容以教育贡献发展动能 推进香港建设繁荣社会
香港经历 3 年疫情打击,加上外围经济疲弱,几年下来累积颇高的赤字。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主题是「稳中跃进、共拓繁荣新愿景」,并采取「中间偏松」的财政姿态。今年在教育方面的经常开支增加 63 亿元至 1,040 亿元,占政府总经常开支 18.6%;教育总开支逾 1,147 亿元,占政府开支总额的比例约 15%,较去年增加近 7%,增幅依然是各个政策范畴最少的。教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香港刚摆脱疫情困扰,经济正值复苏初段,政府在资源偏紧下面对较多制约,因此理解教育开支增幅未及预期。
详细内容《2023-24 年度财政预算案》有关教育的主要政策措施
优质教育是培育人才的关键,人才是香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与推动力。香港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持续供应大量优秀人才以应付市场所需。因此,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并大力投放资源,提升教育质素。2023-24 年度《财政预算案》,在教育方面的经常开支将增加 63 亿元至 1,040亿元,占政府总经常开支 18.6%,是政府开支的一个重要部分,持续为香港贡献发展动能。
详细内容打开一本书 打开一个世界
图书馆存在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喜爱、享受阅读。学校推行的阅读政策、教学安排、师生的阅读活动,亦影响着同学们的阅读行为和兴趣。作为图书馆主任,希望营造图书馆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教导同学善用图书馆资源及服务,在求学阶段可以涉猎不同知识领域。
详细内容活动引发学习动机 培养正向积极思维
公民、经济与社会课程中有些课题对初中学生看似艰深,主要是因为课题涉及宏大的概念,例如「国家经济概况及世界贸易」、「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国家参与国际事务」,这些都是教师在学与教层面要攻克的难点。
详细内容有教无类 以爱教化 设立短片频道 寓学习于生活
「每个孩子都有其花期,他们各有不同的色彩、花纹和香味——不论哪种花朵,他们早晚终将盛放。」许诗蕴老师在教育生涯首年便遇上改写她教育信念的自闭症学生,引导她走进自闭症孩子的世界,明白对方的想法和学习难点,并设计不同教材,自发拍摄英文短片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在其悉心教导下,顺利毕业踏入人生新历程。许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亦得到学界肯定,获选为优秀教师。
详细内容文理双师结合 推动创意思维教学
近年香港教育锐意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科协作,培训学生数理逻辑与创科思维,为学生打造学以致用的机会。早于七十年代,美国学者C. Samuel Micklus 与Theodore Gourley 开创「创意思维活动」(Odyssey of the Mind),要求学生活用科学原理,透过团队合作,发挥创新精神解决难题,贴近当前 STEAM教育的精神。凭借前瞻性的活动主题,「创意思维活动」深受学生热爱,亦于 90 年代被引进香港。作为早期受益的学生,佛教黄允畋中学王家驹主任通过活动爱上数理化学,成为人师后更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赛事,在校内推动 STEAM教育,并与英文科胡静雯主任合作无间,一同获得优秀教师选举的肯定。
详细内容超越教育 实践知识转移 推动创新创业 培育企业家精神
香港教育大学(下称「教大」)知识转移办公室近年积极将校内知识与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或商品化的技术,于去年重组「创新及创业发展组 」(EdUHK 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Unit,简称 EDuce),以「Empowerment」及「Community」为发展方针,主责于校园建立创业生态圈,支持创业家以创新思维及研究项目为本,与校内外持份者紧密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初创企业,借此为社会带来正面效益。
详细内容社区.学校.法律业界 「Street Law Hong Kong」 倡导社区法律教育
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不但以法治作为基石,更保障人的平等、公义与自由。其中,居留、婚姻、楼宇买卖及遗产继承,无一不与法制相关。故此,认识法律知识不但能保障自身权利,亦是公民责任之一。为进一步普及法律教育,促进公众了解法治精神,法律系毕业生刘绰麟联同教育工作者刘健宇及倪𩓙嘉创立「Street Law Hong Kong」,并得到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教育与社会企业家基金计划」(EASE Fund)的资助,成功透过创新互动教学知识转移办公室,普及法律知识,传授给香港不同社群。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