糅合互動及動態數碼影像 探索語言學習中文字

香港教育大学
糅合互动及动态数码影像 探索语言学习中文字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中文字蕴含许多中国哲学及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洪强博士是爱字之人,为了让不同背景人士明白中文字型结构意义,研发出新的教学框架及互动软件平台,将文字转化为动态图像。学习者可在新层面体验造字的智慧,享受学习中文字的乐趣。

详细内容
當科研產品遇上創意教材  為校園而設的 天然環保衛生巾販賣機  推動正確衛生教育

香港教育大学
当科研产品遇上创意教材 为校园而设的 天然环保卫生巾贩卖机 推动正确卫生教育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科技发展的最终理念,是为了让人类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美佳亚太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香港的科研公司,主要从事健康环保产业的科研及开发,为了提倡对女性的关怀,亦回应环保这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研发出既是零敏感,亦可生物降解的「女性天使PHD」卫生巾。香港教育大学健康与体育学系助理教授柯培丽博士有见香港的性教育发展比较被动,尤其于男女校里,月经这课题更是甚少提及。当科研遇上教育,双方亦看到了一个推动彼此理念的契机,一部结合教育功能的卫生巾贩卖机,亦应运而生。

详细内容
創立GMoodle 數據為基礎的網上平台 評估學生小組活動表現

香港教育大学
创立GMoodle 数据为基础的网上平台 评估学生小组活动表现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升上大学后,许多功课都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讲求团队协作精神。组员能有效地分工合作固然是好事,但亦有不少学生会互相投诉,指责彼此没有尽力。香港教育大学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林惠民博士研发了网上平台GMoodle,收集数据评估学生小组活动表现,老师可以了解小组内每个同学的付出比例,从而客观地评分。

详细内容
創科與塑膠資源教育的結合  「惜膠」習慣從小做起

香港教育大学
创科与塑胶资源教育的结合 「惜胶」习惯从小做起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香港是繁荣的都市,然而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环境保护议题绝不能忽略。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周卓辉博士与苏咏梅教授一直致力科技及环保教育,于是他们的团队设计了「八格塑胶分类回收箱」,并制作AR教育图书及体感游戏,为学校提供回收塑胶的设施及相关教材,由小学开始推广塑胶资源教育。

详细内容
豐富語言環境,學習英文 so easy

丰富语言环境,学习英文 so easy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专业

      偶然也会听到家长分享他们子女学英文的难题,令我不禁回忆自己小时候是怎样学英文的。记得,幼稚园阶段只学过 26 个英文字母配以一个单字。小学阶段,老师好像没有教什么高深的文法,只是要求我们不断朗读课文,做补充练习,经常背默及时常突击小测,测的都是文法题(包括 tense、preposition、gerund等),就是这样久而久之便打好了英文的基础。升上中学后,初中阶段都适应得不错呢!

详细内容
推廣多元文化 建構共融校園

推广多元文化 建构共融校园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近年政府致力支援非华语学生(特别是少 数族裔学生)融入社会,包括帮助他们适应本 地教育体系及学习中文。随着落实加强支援的 措施,录取非华语学生的学校数目亦较过去提 升。惟基于族裔文化、家庭对升学及就业的期 望、社交圈子及生活习惯等不同因素,非华语 学生在本地学习中文方面仍存有不少困难。

详细内容
自由探索學習 啟發創意無限大

东华三院黎邓润球幼稚园
自由探索学习 启发创意无限大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升幼稚园攻略 校长专访 到校直击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东华三院黎邓润球幼稚园以培育孩子成为SMART Kids 为目标, 重视五个学习元素—S-haring 分享、M-otivated 激励、A-ffectionate 关怀、R-espectful 尊重和T-hankful 感恩,让学生在富启发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和愉快地学习,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详细内容
繪本以情啟學 以生活實踐知識

东华三院黄朱惠芬幼稚园
绘本以情启学 以生活实践知识

教育传媒 升幼稚园攻略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到校直击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东华三院黄朱惠芬幼稚园的课程以幼儿为本位,以幼儿生活经验、能力及兴趣为基础,而绘本强调爱的教育,透过「以情启学」的策略,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连系生活经验及诱发行动力。学校借故事情感连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延引一连串有意义的学习,以自己的意念和构想去布置活动角落,从做中学,动手学体验学习喜乐,促进学习共通能力:态度、技巧、知识 。

详细内容
創建雙軌升學階梯 培育應用人才 迎接社會變革

创建双轨升学阶梯 培育应用人才 迎接社会变革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受传统文化影响,香港的教育制度以考试为主,不论学生还是家长,均认为如想创造明亮前程,升读学术型大学是不二之选,如未能成功,则出路狭窄。分析数据,香港每年学位课程总收生已达到33,000个,于48%适龄学生有机会接受学位教育下,毕业生却面对就业困难及薪金下跌的困境,这种错配现象,成因及问题是什么?

详细内容
公大秉持教育使命 培育多元人才 為業界注入新動力

公大秉持教育使命 培育多元人才 为业界注入新动力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校长专访

在职场上,香港公开大学(公大)的学生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形象,不但珍惜每个工作机会,而且能够学以致用,雇主评价甚高。能够培育出迎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与公大的发展方针有莫大关系。公大校长黄玉山教授认为,教学是孕育未来人才的关键,因此,公大致力履行教育使命,投放资源,丰富学生所学,带领大学持续向前迈进。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