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識字」手機程式 一次過學懂中文字的形音義

香港教育大学
「纵横识字」手机程式 一次过学懂中文字的形音义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要学好中文,能辨认出单字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难跨越的学习难点。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的谢家浩博士多年来钻研中文教育,为了能协助学生建立稳固根基,他与团队创作了「纵横识字」手机应用程式,由认识笔划、笔顺、部首、读音等为起点,带领学生进入中国语文的浩瀚天地。

详细内容
個人化英語詞彙學習系統 靈活運用大數據 自由選擇最佳練習模式

香港教育大学
个人化英语词汇学习系统 灵活运用大数据 自由选择最佳练习模式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传统的教育,著重各科习作及功课的操练,促使学生获取更好的学习表现。其实相比起强制训练,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题目及方式作为日常练习,更能引发强大的学习动机。因此,香港教育大学英语教育学系的邹迪博士,与及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谢浩然博士设计了一个个人化英语词汇学习系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及兴趣,进行英语练习。

详细内容
打破「戲無益」印象 與爸媽一起「玩」英文!

香港教育大学
打破「戏无益」印象 与爸妈一起「玩」英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当我们说到语言学习,一般给人艰涩的印象,香港教育大学的杨少诗博士(心理学系)及吴美莉博士(幼儿教育学系)希望透过设计游戏套件,以桌游形式让家长与小孩可以一同进行英文口语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能于一开始接触英文就拥有快乐回忆,在愉快中学习。

详细内容
方格樂譜消除音樂門檻 只要敢創作 每個人也是音樂奇才!

香港教育大学
方格乐谱消除音乐门槛 只要敢创作 每个人也是音乐奇才!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日常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人视音乐为最亲密的伴侣,陪伴他们走过欢喜与哀愁,甚至有治疗心灵的功效。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的梁智轩博士研发专为音乐教育而设的方格乐谱及软件,不但减低读谱难度,更降低了学习音乐的门槛,让使用者以平板电脑演奏和创作,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创演音乐的乐趣。

详细内容
輔助風道吹嘴設 打破樂器界限 學習古樂不再困難!

香港教育大学
辅助风道吹嘴设 打破乐器界限 学习古乐不再困难!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享受音乐无分国界,我们不应受地域、身份、社会环境等因素而有所限制。对于希望演奏的人来说,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技术门槛较高,很难学习,令很多初学者却步。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的松信浩二博士身为一名演奏家,同时亦是一位教育者,认为如果乐器使用上花点心思,能够辅助学生克服技术困难,传统乐器其实也可以平易近人,人人可学。

详细内容
各種視像會議軟件的利與弊 如何發展停課間的 「電子評估系統」?

各种视像会议软件的利与弊 如何发展停课间的 「电子评估系统」?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2月初,教育局刚宣布停课,有不少教师都在考虑或讨论「会否开展Zoom课堂」;到3月中,便演变成「是否应该转用其他视像会议软件,如MicrosoftTeams 或Google Meet等?」原因是因Zoom被揭露存有保安漏洞,加上多国开始禁止学校或机构使用,令香港的教师们亦有不少疑虑,不得不重新检视有关实时视像课堂的机制。当大部分学校、教师都只顾追求产品的技术,却忽略了运用资讯科技教学的好处时,笔者从本会问卷调查结果得知,仍然有部分老师继续使用Zoom,然而,大家对于应用相关软件的保安意识,亦因此而大大提高。

详细内容
零家課挑戰

基督教神召会梁省德小学
零家课挑战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与家长的沟通当中,深深感受到「家课」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当家长应付了一天的辛劳工作过后,仍要在家中肩负起处理功课的责任。在日积月累的压力下,无形中对亲子关系会造成影响。

详细内容
成長的定義

港青基信书院
成长的定义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成长、成就不一定只代表学术成绩名列前茅,而是学生由一个阶段去到另一个阶段的进步、突破,成为一个正面、有自信的人。」我相信教育最大的成就,老师最大的满足感就是见证学生的成长。

详细内容
疫情影響部分學校取消面見 今年「面試」大不同

疫情影响部分学校取消面见 今年「面试」大不同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有部分家长因子女在「统一派位」无法获心仪学校录取,便会希望透过「叩门」,作最后的尝试。以往校方会因应情况安排面试,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面试」的方式会与以往不同。

详细内容
掌握轉變 為升小做好準備

掌握转变 为升小做好准备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小学统一派位将会在六月上旬公布结果,不少家长担忧孩子受疫情影响下,长期停课或会无法衔接小学课程。事实上,小学的校园面积、设施、人数,远较幼稚园庞大和复杂;上课模式的转变也是小一新生的压力源头。因此家长必须了解幼稚园和小学的相异之处,再根据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状况,逐步调适,为开学做好准备。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