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同迎课程优化
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优化课程迎接未来 ‧培育全人启迪多元」报告中建议订定的优化方案,期望为学生创造空间及照顾学生多样性。「阅读」正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透过广泛阅读及阅读优质的文学作品,为学生学习各门学问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更有效地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详细内容「寰宇游学」网上交流平台 突破地域限制 开拓广阔视野
「旅游制作」设立线上互动平台「寰宇游学」,学生可以透过手机或电脑,参加世界各地的深度游。首阶段会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题,地点包括和越南、新加坡、澳洲、摩洛哥和亚美尼亚,以生活体验形式拍摄,由专业导游带领,让学生即时享受犹如亲历其境的旅游乐趣。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 推动创意元素 规划应用学习
2020 年 9 月,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专责小组)最后报告提出六项方向性建议,其中强调藉优化高中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为学生创造空间。应用学习课程的总课时为 180 小时,而每个应用学习中文课程的总课时为 270 小时,故此,学校可鼓励学生善用释放的课时,并按自己能力、兴趣和职业志向多选修一个选修科目(包括应用学习),借此扩阔视野,丰富学习经历,增加他们对行业发展的认识,为未来升学及就业作好准备。
详细内容启动模式二 支援友校推行应用学习——访问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 许振隆校长
学校教育一向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在 HKDSE 考试中,校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两个或三个选修科目。而优化课时后,更能照顾到学生的多元发展。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下 突破传统限制 以应用学习迎接未来
教育局去年(2020 年 9 月)接受了课程检讨专责小组的建议,提出优化高中核心科目,合共释放了约 250 个小时的课时。今期《教育专业》的主题故事将探讨学界对于优化课时的看法,其后延伸至应用学习课程,期望让学生从中学习有关知识和理论,并透过实务参与,加深对行业的了解,提早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从课程中规划未来人生。
详细内容多元发展为国际趋势 重整课程以追上时代步伐——专访团结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 何杏研
团结香港基金社情研究主任何杏研指,宏观世界各地的高中课程,只有香港如此特别,用一个公开试(即 HKDSE)衔接大学课程。她指出,世界各地具有 OECE 水平的高中生,约有 42%从应用课程毕业,芬兰则高达 55%。在如此大环境下,香港要赶上国际步伐,应该由推动应用学习课程开始。
详细内容开办职业英语 提升「应用」能力——访问浸信会永隆仲学 郑继霖校长
浸信会永隆仲学为学生引入「职业英语」,一来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职业,有助他们的生涯规划,二来也可以推动英语,甚至让学生以多一项英语成绩来报读大专院校。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增见识 巩固跨学科得益
优化课时腾出空间,减少考试压力和增加高中课程弹性,让学校配合学生需要,灵活运用释放出来的空间。基于学校的校情不同,校内各科会有不同程度的需要。不少学校已采取相应措施,以迎接释放课时后,如何让学生善用课时增加学科上的知识,并进行跨学科学习,令他们在 HKDSE 中,勇夺佳绩。
详细内容推广「应用学习」课程 助年青人探索发展路向——专访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应用学习)黄韵姿
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应用学习)黄韵姿指,应用学习课程是高中的选修科目,课程设计着重实用的学习元素,与宽广专业和职业领域连系,不仅传授相关范畴知识,同时重视培养共通能力、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学生透过应用学习课程可以全面提升自己,在相关专业领域上多作探索,开阔眼界。课程亦可让学生接触到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引领学生认清个人目标和发展方向,好好计划未来。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