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
让研究与社会接轨 知识转移办公室全面支援教育发展
香港教育大学于2016年升格为大学,除了教师培训外,更致力学术研究发展,在各个范畴里不间断地为教育界注入新力量。知识转移总监周卓辉博士分享,教大发展目标明确,致力成为亚太区于教育领域里最有影响力及前瞻性的学府,而知识转移办公室的成立,就是希望成为一道桥梁,让学术与社会接轨,共建教育界的创新力量。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以科技分享 喜怒哀乐情绪手带 拉近彼此心灵距离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明日新月异,有人认为科技的出现导致人际关系疏离,亦有人认为科技大大便利了人类日常生活,意见各有千秋。香港教育大学健康与体育学系钟慧仪教授及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苏赐福博士透过利用心率变异频谱(HRV)的信号,研发出能够估算人类情绪实时变化的方程式,最终制成一款情绪手带。情绪手带的实时数据可以分享至朋友或家人的电子装置之中,只要配对成功完成设定,用家即可轻松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实时情绪变化。这项发明既能融入日常生活,又能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情绪手带的普及化指日可待。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M-Orchestrate移动学习应用程式 带领「协作探究学习」新方向 促进「自主学习」新教程
探究学习在现今社会是学习的普遍趋向,而协作探究式科学学习亦成为学校教育推崇的发展新导向。香港教育大学数学与资讯科技学系宋燕捷博士最近研发的「M-Orchestrate移动学习应用程式」,营造了一个师生在移动学习的互动环境,目的就是想提供有效实践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透过有效的协作过程来发展高阶思维,将课堂与课外学习无缝衔接,享受移动学习的乐趣。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执行能力就如运动表现 全凭不断练习 全新任务切换训练游戏 打破贫困学生发展限制
于日常生活里,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必须完成的事项及目标,大至完成一份复杂的计划书,小至打理好各项琐碎事务。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动用了大量的执行能力。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的潘纪恩博士意识到,有些儿童因先天或经济等因素,于这方面的发展有所限制,影响未来成长。于是她和团队共同设计了提高贫困儿童执行能力的电子化任务切换训练,希望透过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配合游戏元素,让有需要的儿童得到全面的发展机会。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模拟生活环境噪音 检测幼儿言语辨认的细微变化
对听觉正常的人而言,日常环境中充斥着不同程度的噪音是平常不过的事,我们几乎不可能处于一个完全寂静的空间。对于有听觉障碍的人士来说,即使配戴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等辅助听力装置,亦不等于在噪音环境中可以恢复正常的听力,而患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更会影响学习质素。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及整全成长发展中心的袁志彬博士设计了「华语口语词汇在噪音下看图指认的适应性测验(MAPID-A)」,研究3岁或以上有听觉障碍谱系与正常听力的小朋友,在噪音环境中聆听能力的差距,希望协助他们尽早得到相关支援。
详细内容
香港教育大学
老幼亦值得彼此听见 「家庭式听力衰退测试」系统 重视长者及幼童的听觉测验需要
从小到大,敏锐听觉是不可或缺的感官能力。听力直接影响我们与人沟通的技巧,不但影响语言的发展能力,更有助建立人际间的亲密度及情感连结。但随着年月老去,人的听力难免衰退,不少长者深受困扰。有见及此,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及辅导学系甘志珊博士钻研了一套「家庭式听力衰退测试」系统,期望透过简单操作的测试,帮助长者进行简易听觉测验,令他们即使步入老年期,亦能得到支援,听见世界。
详细内容新会商会学校 公平教育 享受学习乐趣 优秀教师团队 提升英语学习表现
到校直击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新会商会学校屹立于中西区逾六十年,学生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融和共处、互相砥砺。吕锦强校长和教学团队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致力打造 公平的优质教育 ,让学生得以发展潜能,使学习成为乐事。
详细内容
香港学生辅助会小学
重视英语与阅读 斥资 170 万元建造学习乐园 「寓学于乐」孩子爱学习
到校直击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升小攻略
香港学生辅助会小学为一所「基督教」学校,本著「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透过宗教的薰陶、道德的培养和阅读氛围的孕育,配合活泼且与时并进的课程设计,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详细内容及早准备完善PORTFOLIO
除了透过「小一入学统筹办法」中的「自行分配学位」申请入读心仪官立或津贴小学,不少家长倾向为孩子报读直资及私立学校。然而由年初至今,疫情一直反复不定, 不仅学生上课模式,就连学生考试甚至升学程序都打破常态。然而,受疫情影响,不少直资及私立学校都相继宣布将会取消首轮面试,改为递交学生资料册(Portfolio)作入学申请。究竟怎样才是一份出色的 Portfolio 呢?
详细内容升小指南 正视孩子学习需要 别被网上排名误导
家长为孩子选择,很多时候会参考网路上各间学校排名作为指标,希望为孩子挑选一间最好的学校。可是,现今资讯泛滥,面对形形色色的学校介绍,不知从何入手。与其相信这些不可靠、不可信的排行榜,不如认真观察子女的性格和学习需要,为其挑选最合适的学校吧!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