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
糅合互动及动态数码影像 探索语言学习中文字
中文字蕴含许多中国哲学及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香港教育大学文化与创意艺术学系洪强博士是爱字之人,为了让不同背景人士明白中文字型结构意义,研发出新的教学框架及互动软件平台,将文字转化为动态图像。学习者可在新层面体验造字的智慧,享受学习中文字的乐趣。
详细内容在家学习之家长支援篇
学校在新学年先暂停面授课堂和校内活动,学生继续留家抗疫,而照顾他们的责任和工作,重新回到家长身上,处理日常起居饮食之余还可能要支援网上课堂。然而,家长可能本来就要外出工作或在家工作,停课带来了更大负担。究竟有没有方法可以化解这个困难,甚至把停课期转化成增进亲子感情的时光?
详细内容了解子女特质 配对合适学校
每间学校均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家长为子女选校时,宜多站在子女的角度,配对合适他们身心发展成长及学习的学校。比如孩子是活跃好动还是文静内敛、爱好动脑筋还是喜欢手工劳作,这些因素比单纯看重学科成绩更为重要。以下提供多项应注意的重点,家长选校时可多加留意与思考。
详细内容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
网上学习三部曲 开拓自主学习空间
疫情下的「网上学习」模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是教育界的重大挑战。然而,本校却视之为机遇—「善用电子学习,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量」,教学以学生为本,持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建构知识,促进自主学习。
详细内容以艺术融入正规课程 多元、趣味、 发掘潜能、建立自信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到校直击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艺术陶冶性情,对于乐善堂刘德学校来说并非口号,而是学校未来的大方向。欧耀辉校长表示,校内艺术教育向来发展得不错,因为学校认同多元智能理论,锐意发掘学生各样潜能。学校在新学年的重点项目,必数布偶剧场和爱丽丝剧场,把布偶和话剧元素融入中英文科之课程规划内,令学生提升中英语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发展艺术潜能,更能于表演场上建立自信,一举数得,大家都甚为期待。
详细内容最新选校条件:疫情应对能力
疫情关系,今年的课堂安排变得不再一样。而疫情仍然不明朗,且思考要应付往后可能又再出现的疫病或是突发事件,学校的处理能力和应变速度成为一项新指标。学生入读后,不知何时再遇事故,学校的应变表现可有助应对所带来的困难。
详细内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四)﹕ 进步从好方法开始
上回提及坊间的 【自然拼读 / 拼音】【Phonics】方法,大多教导学生把每个字母的音逐一拼读,如【c…a….t猫】,但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既吃力又不讨好。为甚么?
详细内容没有上课的开学,怎么办?
根据日前教育局局长的宣布,虽然九月一日将如期开学,但却是因为防疫需要而学生普遍不能回校上课的开学,变成「开学而不上学,复课而不上课」的无奈局面。转眼已到八月底了,正常来说,一间中学怎么都应该要准备开学的各项工作的了。但没有学生回校上课,只能进行网上学习的开学,应该如何进行呢?
详细内容
乐善堂杨仲明学校
疫情下增支援 缓解家长心情 照顾学生需要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到校直击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乐善堂杨仲明学校校长萧子亮表示,近年致力提升学生成绩,分析数据、课程调适、拔尖补底、温柔的正面鼓励等等,全校成绩进步,家长与学生都有目共睹。是以学校在疫情下,继续加紧对家长和学生的支援,尽量以协助而不催谷的目标进发。学校将于课堂上、考试上及疫情后的学习支援措施,作出一系列特别安排,让家长安心,同学放心。
详细内容
宣道会叶绍荫纪念小学
一切以「爱」为本 著重过程 引发学习动机
升小攻略
到校直击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校长专访
教育传媒
升小攻略
走访宣道会叶绍荫纪念小学跟徐式怡校长访问,最深刻应是她对师生的关爱。徐校长说,若果老师赞美学生时,多赞美学生的努力与付出,相信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她同时亦关顾不同年龄层的老师要顾及同学多方面发展,并调整心态,明白学生有多方面的潜能,如何发掘同学的能力和兴趣,从而更懂得协助学生在不同领域上发展。只要有爱同行,学校,就是师生的第二个家。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