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校語文課程 為學生創造機會——梁式芝書院 周淑敏校長

联校语文课程 为学生创造机会——梁式芝书院 周淑敏校长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教育资讯

自优化课时后,因应教学制度的转变,学生学习策略也有所调节。我们鼓励学生更加专注于现有的科目之中,将来新学制不再是 3322+X 的趋势,反而是走向 332+A,换言之,通识科的角色转变之后,释放课时的同时也在释放学生的精力。我们鼓励学生尽量读好 3X,至少能打好原本科目的基础,争取最佳成绩。

详细内容
模式一課程 發展更自由——訪問東莞工商總會劉百樂中學 黃慧文校長

模式一课程 发展更自由——访问东莞工商总会刘百乐中学 黄慧文校长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应用学习的课程种类繁多,但选择权应该让学生自己掌握在手中,从自己的兴趣出发, 而不是由学校决定。

详细内容
啟動模式二 支援友校推行應用學習——訪問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 許振隆校長

启动模式二 支援友校推行应用学习——访问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中学 许振隆校长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校长专访

学校教育一向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在 HKDSE 考试中,校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两个或三个选修科目。而优化课时后,更能照顾到学生的多元发展。

详细内容
開放創造學習空間 擺脫傳統學習思維——訪問新界校長會主席 邱少雄校長

开放创造学习空间 摆脱传统学习思维——访问新界校长会主席 邱少雄校长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校长专访 校长专访

教育局推出的应用学习课程多年来一直在优化过程中,以前是职业先修课程,学生修读完毕随即投入职场,没有过渡空间。邱少雄说,现时应用学习课程的课程功能已出现重大转变,课程范围覆盖广泛,内容已随时代大幅度改善。

详细内容
開辦職業英語 提升「應用」能力——訪問浸信會永隆仲學 鄭繼霖校長

开办职业英语 提升「应用」能力——访问浸信会永隆仲学 郑继霖校长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校长专访

浸信会永隆仲学为学生引入「职业英语」,一来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职业,有助他们的生涯规划,二来也可以推动英语,甚至让学生以多一项英语成绩来报读大专院校。

详细内容
掌握應用學習 為人生創造選擇——專訪香港公開大學學術副校長關清平教授

掌握应用学习 为人生创造选择——专访香港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关清平教授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校长专访 教育资讯

教育局公布优化课时措施,学校可以视为启动应用学习课程的新契机。对于有学校回应,并非所有大学在联招承认应用学习课程的分数,可能让学生报读时多了考量。香港公开大学的课程一向紧贴社会发展需要,无论是甲类科目(选修科),还是乙类科目(应用学习课程),香港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关清平教授指,只要是最佳成绩,亦会计算在收生标准之内,学生无须太忧虑。

详细内容
應用學習最終目標 提升共通能力——專訪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教授

应用学习最终目标 提升共通能力——专访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教授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校长专访 教育传媒

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教授认为「选读任何课程,学生应以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先行,而最终目标,就是培育出学生优秀的共通能力。」中学生应以全人均衡发展为大前提。

详细内容
大學認受應用學習 帶動多元學習新時代——訪問香港中文中學聯會主席 梁冠芬校長

大学认受应用学习 带动多元学习新时代——访问香港中文中学联会主席 梁冠芬校长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校长专访 香港教育杂志

香港中文中学联会主席梁冠芬校长认为,优化课时原意是为了让师生同时松绑,在压力过大的高中课程中,可以喘一口气。然而却因在联招院校入学计分方法中,选修科与应用学习科并不完全对等,令学生多选择走「第三个选修科」之路,变相增加学习压力。梁冠芬认为,若大学能认受选修科与应用学习科地位相同,则有助学生选读应用学习科,提升他们的眼界与见识。

详细内容
選校/面試難題Q&A

选校/面试难题Q&A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在子女的学业路上,如何选校成为一大难题。既抱着让子女入读名校的心愿,亦希望发挥他们的潜能,不仅需要在两者中取得平衡,更要为子女作出最后选择,其实压力甚大,深怕「一子错,满盘皆落索」。为了急家长所急,教育传媒于网上搜罗了部分常见的选校问题,并找来不同的校长作专业回应,为家长们提供宝贵的参考。

详细内容
疫情下 反思學校的作用

疫情下 反思学校的作用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2019冠状病毒病肆虐全球,全港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特殊学校及提供非正规课程的私立学校)按教育局的指示,于2020年2月3日开始停课。之后虽然因应疫情发展,在五月份恢复面授课堂,但不久又提早放暑假。新学年之后,网课和部份面授课,成了教与学的新常态。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作为学生,也是时候反思学校教育所起的作用是甚么?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