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
以愉快推动学习 创出骄人成绩
到校直击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东华三院邓肇坚小学钟家明校长(前排中)说,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一句“A Caring Cheerful School For Student Success”来概括:关怀、愉快、成功,并以学生为中心。事实上无论学生、老师还是学校,近年屡获佳绩,学业成绩、创科课程发展以及多元智能方面,三驾齐驱,带领学生迎向未来。
详细内容
保良局金银业贸易场张凝文学校
著重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照顾学习多样性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Well-Designed Curriculum to Cater For Learner Diversity
到校直击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升小攻略
保良局金银业贸易场张凝文学校刘彩玉校长深明,必需为教师团队提供资源与支援,在专业上不断提升,同时持续检讨及改善校本课程,让教师与课程互相配合,一同进步,才能让学生有所得著。
详细内容
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小学
无惧疫情 洞察电子教育先机 建立现代化愉快校园
到校直击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升小攻略
校长专访
基督教圣约教会坚乐小学一直本著「坚」强和喜「乐」的精神,致力把关爱校园文化遍布学校。学校亦积极推行电子教学模式,打造现代化电子校园,全面提升学习质素。
详细内容
天主教领岛学校
以人为本 推电子教学为学生创造机会
到校直击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新任校长李安迪以推动 STEM 闻名于教育界, 来到天主教领岛学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推动 STEM 教学走得更前。在疫情下,推动电子教学和 STEM,绝对是事半功倍。 推电子教学为学生创造机会
详细内容
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
跳出框框 提倡移动式自主学习
到校直击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疫情肆虐期间,为了照顾学生学习的需要,港九街坊妇女会孙方中小学卢秀枝校长直言没有难度,校方有充足的准备。以两个三年计划周期来推动的电子教学和自主学习,播下了自主学习的种子,成果在停课期间显现。其中包括由决定没有电脑室的移动式自主学习,到提早考试的行政决策,都证明了在校长的带领下,再加上老师团队的努力,令学生得到最好的照顾。
详细内容以艺术融入正规课程 多元、趣味、 发掘潜能、建立自信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到校直击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艺术陶冶性情,对于乐善堂刘德学校来说并非口号,而是学校未来的大方向。欧耀辉校长表示,校内艺术教育向来发展得不错,因为学校认同多元智能理论,锐意发掘学生各样潜能。学校在新学年的重点项目,必数布偶剧场和爱丽丝剧场,把布偶和话剧元素融入中英文科之课程规划内,令学生提升中英语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发展艺术潜能,更能于表演场上建立自信,一举数得,大家都甚为期待。
详细内容
荃湾商会朱昌幼稚园
疫情下的学前教育 让幼童回归家庭怀抱 亲子互动下 加深了解孩子优点
面对继续停课的挑战,相信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学前教育,因为电子教学对于幼童发展,未必得到成效。荃湾商会朱昌幼稚园林翠玲校长表示,小朋友未能回校上课,育儿责任重返家长身上,双职父母手足无措之时,学校重点不再是如何教学,而是如何为家长分忧,达致家校合作,孩子最能受惠。
详细内容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
电子教学发展神速 全因小学疫境中自救 创新教学模式 让教师各展所长
九月开学在即,关于小五呈分试,教育局至今仍未有清晰指引。学校角色虽然被动,但如果仍能有系统地发展电子教学,学生学业成绩同样能稳步向前,这样就无惧呈分试次数或日期的变更。而校长作为管理层,要多了解教师的优点,让教师各展所长,多为学生提供不同资源与弹性安排。新学年即使面对电子教学的长期挑战,倘若团队间能互相扶持,自然能安然度过疫情带来的重重难关。
详细内容网上教学难取代传统课堂 弹性措施 应对反复疫情
开学在即,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定,全港学校开学后继续沿用网上教学,抑或是回归传统课堂仍是未知之数。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教联会副主席邓飞认为学校可采取观望态度,为教学进度保有弹性。与此同时,邓飞也寄语学界,疫情可能维持几个学年,因此要做好几手准备。
详细内容
乐善堂杨仲明学校
疫情下增支援 缓解家长心情 照顾学生需要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到校直击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校长专访
乐善堂杨仲明学校校长萧子亮表示,近年致力提升学生成绩,分析数据、课程调适、拔尖补底、温柔的正面鼓励等等,全校成绩进步,家长与学生都有目共睹。是以学校在疫情下,继续加紧对家长和学生的支援,尽量以协助而不催谷的目标进发。学校将于课堂上、考试上及疫情后的学习支援措施,作出一系列特别安排,让家长安心,同学放心。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