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香港信义会马鞍山信义学校
建立正向态度,迎战一切困难和挑战!
要让孩子迈向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需要协助他们建立正面情绪和获得快乐,从而发挥个人的长处和潜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升抗逆力、沟通能力和解难能力,这也是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
详细内容
东华三院蔡荣星小学
停课下的升中策略 把握时间规划 轻松衔接升中生活
受疫症影响,全港学校停课多月,不少中学更取消入学面试,令家长压力大增,担心子女受到影响,无法入读心仪学校。疫症底下,东华三院水泉澳小学校长梁敦瑜女士认为家长毋须过于忧虑,反而可以把握时间与子女一同规划,迎接升中新篇章。
详细内容学校停课 老师更忙 莫忽视各方情绪疏导
为了做到停课不停学,每间学校亦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及安排,电子网上教学当然因应需求而大受欢迎,市面上亦出现大量的限免产品。作为负责带领学校面对这次挑战的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认为:「这段时间社会聚焦在电子教学上,但其实教育不只知识的传播,也讲求五育发展,学界应同时关注师生与家长的焦虑及困难,不能只著重怎样硬塞学习内容给学生,也不能只顾催谷功课。」相对于停课间的教学质素,邓飞寄语学界,千万别忽视各方情绪的管理及疏导。
详细内容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
别让网上排名榜误导你 精明选校多面睇
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时,都会以学校在各网站上的排名(Banding)作为指标,并且倾向为子女选择第一组别的学校。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梁俊杰校长认为,现今资讯泛滥,大家在互联网搜集资料,网上充斥着各种选校的资讯,不少网站更为学校划分组别,家长亦误以为学校的名气和排名就是选校的标准,应该矫正这种风气。
详细内容扶掖后晋 致力培育接班人 迎难而上 昂然接受新挑战
现任林大辉中学校长谭日旭,先后出任浸信会永隆中学的创校校长;百年名校培正中学的校长,他于不同学校而建立的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绝对值得分享。谭校长认为重要的是建构有效率的教学团队、认清学校发展方向、适当地运用资源作学校发展及善用人力资源作培育接班人。
详细内容实践全人教育,由幼儿教育做起﹗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到校直击
校长专访
教育传媒
升幼稚园攻略
培元教育机构成立逾四十年,辖下设有三间幼稚园及幼儿园,分别是新翠培元幼稚园、牵晴间培元英文幼稚园和筲箕湾街坊福利会张锦添纪念幼稚园。三间学校均以生命教育及品德建立教育为蓝本,配合蒙特梭利教学法,及透过课程设计与奥福音乐活动发展多元智能,从幼儿阶段开展全人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群、美、灵各方面均衡的发展,发挥幼儿潜能,为他们建造愉快学习环境。
详细内容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
尊重学生 赢取信任 理解实际需要 以学生为本
《教育专业》一连两期专访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校长邹秉恩,于第5期中邹校长分享了他秉持有教无类,以大胆和创新的方法,成功替多间学校注入新思维,改善办学质素。来到这一期,邹秉恩跟我们分享他离开了圣公会基心小学后,如何带着当教育前线的经验,担任香港教育学院讲师及高级课程发展主任,处理中小学、毅进和大专等的课程评审及设计工作,以另一角色服务学界。11年转眼过去,他重新走到前线,到圣公会圣匠中学及中华基督教会公理高中书院担任校长,之后又重回当初的起步点,再次担任小学校长,秉承致力服务学界不同岗位的初心。
详细内容
亚斯理卫理小学
致未来最好的我 体验式学习 发展最佳个人潜能
「学校最大教育方向是做最好的我,我们深信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不需要与别人比较,但每天都要有进步,自发学习,与自己比较。」有关教育,循道卫理联合教会亚斯理卫理小学校长林德育在与《教育专业》的访谈中,分享了这句理念。做最好的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全人的最佳素质。
详细内容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
不断学习 与时并进 创新思维 改革学校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学校长邹秉恩,曾是多间直资和资助中小学校长,亦曾担任香港教育学院讲师及高级课程发展主任。服务教育界多年的他,毋忘初心,秉持有教无类,一直以大胆、创新的方式管理学校。《教育专业》一连两期专访邹秉恩,分享他怎样由仰望着校长爸爸的小孩,到自己也走上了校长之路。
详细内容
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
新增津贴 宜减少使用限制 自主运用 方能用得其所
近年来,政府在教育界的拨款不断增加,其中在下学年,增设「全方位学习津贴」,让学校可享有较多的资源,让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领域上,丰富学习经验。对此,教育界人士无不表示欢迎。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