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活技巧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18期)
时移世易,即使生活水平不一样的高小学生,大部分在家中都不需要特别处理家务,导致很多高小学生缺乏基本自理能力。香港扶幼会许仲绳纪念学校特别设立「生活技巧训练」,从而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仅减低依赖,继而从中建立自信,正确善用余暇习惯,亦间接重燃学习热情。
详细内容连结青年与社区汇集民间智慧改善环境 好空气社区计划「看得见」的屯门空气(18期)
5 月底炎热的周末,屯门中华基督教会谭李丽芬纪念中学的礼堂举行「空气社区展览日及研讨会」,展览主题为「与你一起『看』空气」,展示过去同学在屯门各监测点收集空气数据的成果,公布区内空气污染黑点,让街坊「看」得见空气污染的威胁。
详细内容「以大数据促进学习」 积极善用大数据
商界和资讯科技界应用大数据来营利和创新,学术界同样可以藉著快速收集、分析及研究巨量而复杂的资料,提升教与学,于大数据时代获益。香港教育大学特殊教育与辅导学系赵明明教授及其团队自 2016 年推行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计划——「以大数据促进学习」,希望以大数据研究帮助香港的教育界。
详细内容「共享 共创 共融」电子学习平台 支援融合特殊学习需要学童
电子学习在现今已经是新常态,老师透过不同的网上平台向学生教授知识,课堂不再局限于实体课堂上。特殊学校由于编制上较为不同,在电子学习平台上难以发展,无意间造成主流学校和特殊学校学生之间的数码鸿沟。为了以科技支援特殊学校,并为不同能力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香港教育大学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总监冼权锋教授和他的团队联同融合教育电子学习协会,合作开发首个为特殊学习需要学生而设的电子学习平台,让学生按自己的步伐,随时随地学习。
详细内容「讲求事实数据的新一代」理财教育网上平台 审视网上资讯 推广个人理财教育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专家分享
在电子商贸发展千里的现今社会,购物成了指尖间刹那的决定,可是在这种无处不在的消费诱惑下,香港社会似乎未能向青少年提供适切的引导。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姚伟梅教授认为:「理财没有所谓的特定路径。即使是成年人,他们对于一些基本理财板块也不太了解。」「讲求事实数据的新一代」理财教育网上平台为学界示范了可以如何有效地推行网上理财教学,并获得各界肯定。平台获投资者及理财教育委员会颁发「理财教育奖 2021」及「理财教育奖 2021—质量」大奖,以表扬教大在推动理财教育的成效。
详细内容「3Es情+社同行计划」 以游戏为本 支援幼儿 社交情绪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专家分享
近年的幼儿教育亦对幼儿情绪有所关注,市面上有不少与幼儿情绪相关的绘本,可供教师及家长使用,然而尚欠缺一套完整的指标或系统。有见及此,香港教育大学儿童与家庭科学中心钟杰华教授及林俊彬博士领导团队展开「3Es 情+ 社同行计划」,希望帮助老师教导学童认识和管理自身的情绪,同时将数据收集,制定了「华人幼儿情绪社交能力量表(Chinese Inventory of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CICSEC)」,进一步完善计划,为本港幼儿社交情绪教育提供针对性的方案。
详细内容疫情下有危亦有机 电子教科书发展迅速(18期)
香港电子教科书协会自 2012 年起,一直与教育局携手并肩推动电子教科书发展,该会的会员出版了不同科目的电子教科书课本,让老师能够透过电子教科书进行授课。
详细内容粤港澳大湾区中华礼仪教育 大湾区师资培训课程第一期 分享教学经验 推动学界专业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国学中心于今年 5 月底至 6 月初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中华礼仪教育」项目——大湾区师资培训课程第一期,提高校长和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内涵的深度认识,从而提高中华礼仪教育的教学成效。透过讲座、培训以及实践,让不同地区的老师彼此交流与分享中华礼仪教学经验,促进教师在礼仪教育「学」与「教」领域上的专业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学界的专业交流。
详细内容全新线上游学互动平台 「寰宇游学」 足不出户游历全球(18期)
新常态下原本已计划好的游学安排,也需要延期。其实只要有心,透过科技辅助下,一样可以安坐家中,游历不同地方,感受当地文化。「旅游制作」开发的线上互动平台「寰宇游学」平台,学生可以透过手机或电脑,参加世界各地的深度游。
详细内容姊妹学校交流平台 专业贴心一条龙服务(18期)
新常态下的日常,需要有效使用科技来补足。有见及此,NSS 公司研发出「姊妹学校交流平台」系统,有效为学校提供高科技创新服务,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科技便利拉近两地学生的交流活动。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