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架构走进校园 多元出路发展未来
资历架构(QF)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兼具质素保证的资历框架推动终身学习,同时配合本地人力资源发展,支持各样的人才培育课程或项目,构建四通八达,多元发展的学习路径。于学生而言,资历架构支援多个范畴上的职业专才教育,并打通商校合作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习选择,更与生涯规划教育相辅相成,协助学生开拓未来的路向。
详细内容南元朗官立小学 本地游发现社区文化
认识香港,从身边社区开始,大家有想过当外地朋友来,你会带他们去哪里?是中环的山顶看夜景?还是在九龙市中心吃喝玩乐?如果你是新界区的朋友们,不如带他们在你居住的地方认识香港的文化。南元朗官立小学在今年 2 月举办「北区村落文化深度游」,由吴丹校长和蔡副校领团,超过 40 名小三到小五年级的同学参加,学习新界的乡村文化和习俗,了解本地和客家民俗的不同。同学们透过这次本地游学发现香港新界文化,大家都能成为小小的在地向导。
详细内容从航天梦出发 独特国情教育
国家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航天事业如日中天,不仅体现了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光荣成就,更是对世界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贡献,不少人因此萌发航天梦。青衣商会小学文洁碧校长、邓婉玲主任、卢绮茵主任、林咏岚主任和倪玖易主任以此为契机,推出一系列科技课程与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家航天事业的兴趣,从而深入了解国情,获得 2023 年度优秀教师国情教育组奖项,堪称实至名归。
详细内容代入历史 深刻反思 培养品德情意
价值观教育是青少年立身处世的根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国民身份认同则是民族传承的关键。荔景天主教中学中国历史科团队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授课形式,推行价值观教育。学校推出《战火下的日记》教学活动,旨在透过角色扮演,让同学代入历史情境,对国家安全与战争进行反思,培育学生对国家、民族及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中国历史意义深远,对于同学建构历史的感知、文化的连系与身份的认同尤其重要。这项教学方案备受肯定,并获颁 2023年优秀教师选举教学研究组的小组奖项。
详细内容新一年新挑战
2024 年的开始,可能伴随着新的挑战。对于特殊教育需求学童来说,每一个新学习阶段都伴随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压力,还包括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社交关系,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帮助孩子顺利衔接新的学习阶段:
详细内容为学生奠定人生路途
在制定本学年学校的年题时,我深思全球人类当前的处境:世界各地战争仍未止息,暴力与死伤刺痛着我们的内心,香港近年亦经历了疫情的挑战,学生们长时间被困在家中,与世界脱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冷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最需要的是重拾「爱」和「自信」。因此,我在开学时选择了「关爱、信心 - 突破」作为本学年的年题,希望学生不仅仅具备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正确关爱他人和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在校园中相互关怀和支持,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并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动力和潜能。然而,许多人在生活中存在一种「自我设限」的信念,这种信念使学生们缺乏自信,不敢尝试新的挑战,从 而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机会。竭力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是带领他们不断进步和突破「自我」的关键;对学生心怀关爱和信心,就能够助力他们迈进理想和目标的成功;坚持为学生奠定人生路途的基石,就能够让每位学生都发光发热!
详细内容「一门三校」新格局 糅合粤港澳优势 优质教育开创理想前程
国家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核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近年多间港人子弟学校陆续开校。早前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开办,与广州、东莞的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形成「一门三校」的教育新格局,秉承「暨大本色、湾区底色、港澳特色」的优势,让香港学子有更多的升学出路。学校策略性配合国家发展政策,在课程、管理、模式方面借鉴香港,培育学生全人发展,使教育与世界接轨。负责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学术管理的香港维港教育集团副总裁孙晓杰表示,这类学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而诞生,不仅为学子创造更多可能,更成为了一个「走出去」再「引进来」的桥梁,培育同学建立知识、视野、胸襟,成为贡献国家发展的优秀人才。
详细内容打造大湾区 国际教育枢纽
2019 年 2 月 18 日,国家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划,标志着大湾区发展迈向新里程。在国家的全面支持下,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添发展动能,为青少年开拓新的空间与机遇。习主席提倡「教育强国」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作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区域教育枢纽,香港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能够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特区政府亦从不同方面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例如推动香港的大学到大湾区城市合作办学、开办港人子弟学校、两地教师的教育专业交流,以及拓展姊妹学校计划等,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做好人才支撑。
详细内容与时并进配合国家政策 建设大湾区教育蓝图
近年,政府推出并放宽多项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赴港工作。其中一项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通过「高才通」来港的人才往往高度关注子女的求学问题。然而,两地的教育制度、政策、学校特色等方面存在不同差异,家长在考虑就学问题、报读心仪学校时,难免遇到疑难需要解惑,如何针对性地提供支援是一个关键。另一方面,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蓝图中提及,促进两地教育合作是重要方向。教育局从多方面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交流,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术研讨等,与时并进配合国家政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学与教发展。
详细内容发挥湾区教育优势 打造国际教育枢纽
2019 年 2 月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发展蓝图中的重要一环,由习主席亲自指导谋划,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指明方向,使香港、澳门以及广东 9个城市迎来重要发展契机、促进区域融合。教联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大湾区教育交流和协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席黄锦良表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发展纲要提到,开放港澳中小学及幼儿教师到广东考取教师资格并任教。因此,我们随即邀请了深圳市教育局到教联会举办一系列讲座,让年轻教师了解如何到大湾区发展教育事业。」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