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无限 延伸学习 文章引申情意教育
中国当代有不少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这些著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打好中文基础,更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化内涵及思维发展。保良局朱正贤小学中文科就着读写结合的单元,推出「万物有情」主题,以著名作家琦君的散文《桂花雨》为增润文章,制订一套教学计划,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并掌握动态描写的写作效果。这项计划非常成功并获得肯定,负责项目的许彦主任与黄铭珺老师更获得2023年优秀教师选举教学组的奖项。
详细内容携手启航 开启学习新篇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开启,都标志着即将进入一段新的学习旅程。面对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校园环境,他们不仅需要学校的专业引导,更离不开家长作为坚实后盾的支持与陪伴。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家长如何运用高效策略与情感引导,助力孩子顺利跨越成长的每一道门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更好迎接学习新挑战,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烂的成长蓝图。
详细内容营造理想校园体育氛围
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香港中小学七个学习宗旨之一,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此,学校须透过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发展学生体育技能和提升他们的体适能,让他们获取相关的活动知识,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习惯,养成恒常参与体能活动的行为。
详细内容营造关爱校园氛围
7 月 2 日,在我正式踏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小学的第一天,学校以一只黑色的小狗的「锡锡」作为我意想不到的欢迎仪式。虽然牠弄得我一脸口水,但这份无法抗拒的热情是如此令人窝心。
详细内容以爱育人 支援自闭症孩子 向境外推展 由香港走向世界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拥有独特的潜能,只需提供适当的支援和辅助,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发挥自己的才能。林家仪校长自大学毕业后已投身特殊教育界,极具前线教学经验,尤其是自闭症范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更好地支援自闭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深入了解自闭症学生的独特需求,透过各种教学策略和辅助技术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潜能。她表示:「由于特殊学校自闭症的学生愈来愈多,不论是学生还是家庭,对于自闭症谱系亦需要更多的了解及支援。」因此,多年来,林校长一直透过不同的方式大力推动支援自闭症范畴发展,希望真真切切地帮助自闭症学生及其家长。
详细内容以技术点亮理想 造就专业工商人才 创新缔造不凡未来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创新科技枢纽,正迎来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新型工业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跨领域、跨学科的专业人才。不少学校皆举办活动深化学生对创科及工业的认识,帮助他们及早装备自己,了解不同行业需要。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秉持着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使命,致力培训新时代所需的工程人才。其开设「产品及工业工程(荣誉)工学士组合课程」(简称 PIE)与「物流及企业工程(荣誉)理学士组合课程」(简称 LEE),除教导学生掌握专业的工业与系统工程知识外,亦强调培养市场营销意识,令同学能掌握及应用创新科技,了解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毕业生深受业界欢迎。组合课程理论与实践兼备,受权威机构认可,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国际认可的专业资格,使他们在国际上具备竞争优势,适合有志于工程界发展的应届 DSE 毕业生报读,尽快把握成为系统工程师的路径,开启理想前程。
详细内容两地教育持续交流 多角度认识国情 培养家国情怀
面对世界局势急速转变,香港年青一代要把握国家高速发展的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仅要有广博知识、品德素养,亦要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成为建设国家、建设香港的中坚力量。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提到:「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透过让青少年到内地考察交流,亲身观察近年国家在不同领域高速发展的实况,更深刻认识国家,为中国人的身份感到自豪。教育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积极推动国民教育,多年来举办不同交流活动,例如姊妹学校计划、学生内地交流计划、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内地考察等,结合同学在书本所学和现实国情,借着深入观察,与内地同学交流互动,多角度认识国家最新的发展和成就,扩阔学生视野,成就未来栋梁之才。
详细内容教育局回应「姊妹学校计划」成效
姊妹学校计划(计划)自2004年开展至今,为香港的中、小学及特殊学校提供专业交流及合作平台。一直以来,计划深受学界认同,参与计划的本地学校数目,以至两地缔结为姊妹学校的数目皆每年递增。根据学校提交的资料,截至2024年5月,共有930多所本地公帑资助学校与内地学校结为超过2,900对姊妹学校,成果值得鼓舞。学校普遍认为姊妹学校的交流不但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开阔学生视野,更能有效促进两地学校发展,提升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
详细内容「姊妹学校计划」二十载 厚植两地情谊 共创优质教育
香港特区政府于2004年便开展「姊妹学校计划」,安排参与计划的学校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和互访活动,深化香港师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最新发展的认识。正如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给香港中学生回信中,特别勉励同学要「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姊妹学校正是一个将两者相结合的重要交流平台。作为香港最大的爱国教育团体,教联会亦积极承担两地教育交流桥梁的角色,为两地学校提供专业支援。教联会对计划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早期倡议教育局增加对参与学校的拨款;校长、教师面对疑问时,提供协助和支援;疫情期间,教联会也未曾停止推动计划,组织线上姊妹学校缔结仪式和线上交流活动,保持计划的持续性;疫情后,教联会迅速回应教育界的需求,组织大量姊妹学校缔结仪式,并联同旅游业界制定交流团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交流质素。近期,教联会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计划推行20周年进行回顾,反映姊妹学校平台的意义和实际需要。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