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建立香港教育品牌 倡向境外推广香港DSE课程——专访教联会副主席邓飞
教联会副主席、将军澳香岛中学校长邓飞指,对于今次《施政报告》未有提及目前学界严峻的问题——缩班杀校,意味着政府会以「有序杀校」的方式处理生源不足的问题。他表示忧心︰「或者我以楼市作比喻会比较容易理解:楼价愈高愈多人买楼,楼价愈低,潜在买家反而不敢入市。」愈是缩班杀校,愈令家长对香港教育失去信心。邓校长倡议政府将「香港教育」当作品牌处理,建立正面形象,向外推广,才能提升香港 DSE 课程的国际地位。
详细内容盼政府开拓收入来源 稳定幼稚园营运——专访教联会副主席林翠玲
教联会副主席林翠玲作为幼稚园业界代表,她表示目前幼稚园正面临寒冬,因为过渡期津贴将停止发放,加上现时幼稚园收生困难,政府按学生人数为学校提供资助,但资助却不足以应付日常营运。林翠玲校长表示了解目前政府赤字严重,资源不足,难以要求政府提升资助额。她建议政府参考直资学校的做法,让幼稚园既能收取资助,又可收取学费,以解幼稚园燃眉之急。
详细内容学生人口减少 冻结教师人手共渡时艰 完善小学中层人手架构 推动优质教育——专访教联会主席黄锦良
经过小学业界多年争取,今届政府于 2017 年底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专责小组,其后专责小组于 2019 年初建议「理顺公营小学校长和副校长薪酬及改善公营小学中层管理人手」。相关建议已获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及人事编制小组委员会通过,惟受社会事件影响,立法会未能如常处理议案,现时尚欠财委会落实。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锦良主席指出,今次《施政报告》以大篇幅强调国安教育,惟目前小学欠缺中层人手,或影响推行的成效。他期望教育局尽快向下届立法会提交议案,争取议员支持通过拨款,确保明年 9 月新学年能够落实。
详细内容校情与国情并行 推展「九美德行」提升共通能力
道教青松小学(湖景邨)郑志明校长表示,推行国民教育,同学成长历程中的个人修身方面,将得到莫大裨益。该校办学团体为青松观,郑校长说︰「青松观提倡传扬中华文化,当中『九美德行』包括:忠、孝、廉、节、义、信、仁、惠、礼,正正呼应中华文化内的美德,让学生学习成为谦谦大国的国民。」
详细内容爱国幼教 以「修身」哲学融入课堂
现时国家安全教育课程框架主要涉及初小至高中,至于幼稚园又如何建立学生的国家观念呢?学校在实际执行上,教育局该如何支援呢?基督教乐道幼稚园何敏茵校长认为,很多概念从小培育最好,尤其价值观方面,幼稚园的教导绝不可少。
详细内容倡国内团队到校支援 培育爱国生力军
回归已二十四年,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何世昌校长认为现时才推行国家安全教育及公民科,虽迟却为时未晚。何校长说︰「香港一直需要健全的教育体系,才可以慢慢拆解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问题。爱国教育对学生个人来说是『全人教育』,其实同时亦补足了整个教育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详细内容爱国活动宜古今并重 应对当代中国软实力富信心
当学校需要举办爱国相关活动,可能较先想到书法、茶道、诗词歌赋等中国古代文化。教联会副主席邓飞指,这些着重中华文化的爱国活动一直不缺,但成效不够显著,他主张需要古今并重,让学生多接触时下内地发展及文化,贴近国情,拉近两地联系,才能培育学生深厚的爱国心。
详细内容教导学生认识国家 乃应有之义
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一直有举办不同的交流团,到内地交流自然亦少不了。香港直接资助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指,一个国家的公民认识自己国家,以及培养学子爱国情感,可说是基本公民教育元素。陈狄安主席说︰「我认为这是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并应多角度了解国家,要了解成功,也要了解不足。」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为学校提供足够诱因 推动应用学习发展——访问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邓飞校长
教育局提倡优化课时,看似是释出主科的课时来让学生投放更多时间在其他学习领域,其中一项包括应用学习。教联会副主席邓飞校长表示,应用学习与优化课时没有直接关系,毕竟应用学习的范畴是归类在选修科之下,如学生有意报读应用学习课程,通常科目会恒常在周三下午及周六上堂,职业训练局也会因应学生的学习时间,而调整应用学习的上课时间。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