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跨课程语文学习 共享资源及经验 提升教师跨学习领域能力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 跨学习领域 推动中国语文科跨课程语文学习的领导培训与课程发展计划 中文科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在2019年年初,向香港教师中心成功申请拨款,推行一个为期一年的计划,名为「推动中国语文科跨课程语文学习的领导培训与课程发展计划」。
-
计划介绍及目标
. 提升中文科老师对中文科与跨学习领域的课程规划及组织能力。
. 提升中文科主任的领导能力,通过跨科协作,推动跨课程阅读、跨课程语文学习。
. 探讨中小学推动跨课程阅读、跨课程语文学习的衔接方案。
. 建立提升教师专业智能的品质圈,并能共享资源与分享经验。
. 推行日程:由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
. 参与计划学校数目:共4所(三所小学,一所中学)。
. 支援对象:初中与小学中文科科主任、级联络人或统筹老师。
2. 为什么要推动跨课程语文学习?
• 配合中文科课程发展趋势的需要,通过跨课程语文学习,让学生拓宽视野,并能应用和巩固语文课堂所学:
课程发展议会于2017年颁布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更新版(2017,页28-29)。在第三章课程规划3.1.9部分进一步提出:语文学习是学习不同学科的基础,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以贯通不同学科的学习。在适当的情况下,可在不同学习领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情境,以推展跨课程阅读,提供机会让学生拓宽学习领域上的知识基础,并能应用和巩固语文课堂所学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同样地,不同学习领域可推动跨课程语文学习, 透过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亦可让学生运用读写能力来建构知识, 达至终身学习。在3.1.10指出:透过其他学习领域中的不同课题,如人际关系、社会及自然环境、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等,拓宽视野。指引建议教师可透过跨科协作,共同规划课程或灵活安排教学,如设计专题研习,使用其他学习领域的课题作为主题,选取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学科的活动,既有助学生贯通不同领域的学习,亦促进共通能力、价值观等培养。
• 支援科学教育学习领域的素养导向教学,让学生懂得有效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与科学相关的意念:
很多老师以为STEM教育与中文科没有直接关系,但其实不然。2017年颁布的科学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在提要中指出,科学教育课程架构蕴含科学、科技、工程及数学(STEM)教育,以强调日益重要的综合和应用科学教育学习领域内及跨学习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能力。此外,课程内亦加入其他与课程持续更新相关的主要更新重点(MRE),当中包括资讯科技教育(ITE)和跨课程语文学习(LaC),以突显这些重点对科学教育的相关性和重要性(页4)。
• 在第一章概论1.4.2科学教育学习领域持续发展的主要更新重点:
著重整体规划和实施学校科学课程,发展学生的共通能力,培养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以及促进跨课程语文学习(页9);
在第二章课程架构方面,科学教育的9个宗旨中,其中一个就是要让学生运用科学语言来沟通与科学相关的意念(页12)。
小结:
推动跨课程语文学习有助学生贯通不同领域的学习,亦促进共通能力、价值观等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技能,学生需要懂得分析数据和图表;并通过符号、方程式和文字将大量数据进行归纳与综合。中文科宜从高小开始,在连续性文本的基础上(如散文、小说、新诗、剧本等)逐步增加非连续文本(如科普文章、实验报告等)的教学,并增加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的机会。
3. 如何推动跨课程语文学习?
阅读教学范畴内的文本教材的题材多样化,内容不同学习领域都有关系。推行跨课程语文学习,目的是支援学生解决文本内较复杂、待解决的问题;有助提升深层理解的能力。
跨课程语文学习实例
以下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篇文学作品包含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如科学、地理等知识),曾经教过这首诗的老师都表示学生不容易体会最后的一句:「云深不知处」。这是学习难点。如果学生对云海这种自然现象没有概念,教师只逐句解释,学生其实无法感悟访友的艰辛、寻友人不遇的怅惘心情等。
拓阔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哪一个季节可能有云深的景象(即出现云海)?云海一般出现于春天或秋是冬天?诗中描述的是哪一个季节呢?作者寻友人的过程其实颇辛苦的,原因何在?
原来春天及秋冬天都可能会出现云海的自然现象:春季时有利出现云海形成的条件包括吹东风或东南风、有和暖的海洋气流、湿度在95%-100%等;足够水气就形成云。至于像台北阿里山的云海则在秋冬季出现的,当11月东北季候风盛行时,挟带著大量的水汽受到中央山脉的阻挡抬升,也会凝结成为丰厚的层积云。由于层积云云顶高度一般接近2000公尺,所以山的高低云深也有关系的。
有了对云海的基本知识,学生可能会继续追问,究竟云多深才看不到路,找不到人呢?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就能提供直接或间接的经验给学生,如不同的云海录像或图片,或用VR进入云海。这个时候,学生就开始与文本对话、代入诗人当时身处的环境、心情;进入诗的境界。
由此看来,只要老师嚼透课文后,掌握哪些是学习难点,在哪些环节需要补充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以支援学习?如何帮助学生以提升他们深层理解的能力?跨课程语文学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必刻意为之。建议语文科教师先善用科组内的备课节进行仔细规划,在起步阶段未必一定要通过跨科协作才能实现。
参考资料:
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2017年四月)。《云海》。2019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704_1.html
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2017年四月)。《云海》。2019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hokoon.edu.hk/weeklysp/1704_1.html
刘昭民(1996)。《阿里山云海实战秘笈》。2019年10月11日,取自:
http://alishan.cyc.edu.tw/1996/clouds.htm
http://alishan.cyc.edu.tw/1996/clouds.htm
课程发展议会(2017)。中国语文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2019年10月11日,取自: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curriculum-documents/
CLEKLAG_2017_for_upload_final_R77.pdf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chi-edu/curriculum-documents/
CLEKLAG_2017_for_upload_final_R77.pdf
课程发展议会(2017)。科学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2019年10月11日,取自: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science-edu/SEKLACG_CHI_2017.pdf
作者:高慕莲 博士
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理事
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