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开拓美好前途 为社会培育优秀人才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专业24期 教育质素 学生前途 国家发展大局 国安教育 吴奇埙 东华三院教育部

东华三院由1880年开始为香港巿民提供教育服务。当时的东华先贤关注到大量华人子弟没有入学机会,乃从社会整体发展需要考虑,兴办义学,为学子筹谋出路与前途,积极培养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好的明天;现时学校对生涯规划教育十分重视,究其理念,与此并无二致。喜迎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东华三院将继续秉持兴学育才、扶幼导青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回归廿五年以来 教育质素不断提高

早在1993年,当时的教育统筹科在公营学校足以解决学位需求的情况下,乃着手研究如何提升教育质素及学校经费的使用效率。1997 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教统会提交第七号报告书,即建议从质素保证、校本管理、财政弹性等管理与营运制度提升学校效能,并倡议设立优质教育基金,推动学校创新,同时研究成立教学专业议会,促进教育专业化的发展。大部分建议都获得政府接纳并予以落实,公营学校进入了效能、问责、校本发展、办学多元化的时代。

踏入千禧年,教育制度改革聚焦到学习效能及人才素质上的追求,建构「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课程框架,并且扩阔专上教育,增加升学机会,迎合「知识型经济」的人才需求。回归祖国的第一个十年的香港教育,在学校制度及课程发展两方面,为未来铺设了持续改革的轨道,并不断扩大对教育的财政承担,由1998年以50亿元设立优质教育基金,到2008年提高师生比例、开设小学副校长职位、为小学提供小班教学、推出12年免费教育,大大增加了教育经常性开支,处处都表现出特区政府配合经济发展需要,透过优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决心。

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前途 环环相扣,息息相关

25 年来,学界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课程规划、教师培训、硬件配置等发展方向及质素参照,都逐渐形成共识,而且在推动全方位学习和加强国民身份认同两个方面,教师都愿意积极投入。然而,香港青年人在学业、就业、创业、置业方面遇到的困难,仍然值得关注。此外,2000 年课程发展议会的咨询文件中,即已强调价值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中国历史及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对教育而言,促进年轻一代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并继续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是为他们创造前途机遇的必经之路。

发挥香港得天独厚优势 学生必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

习近平主席在第六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乃是背靠祖国和联通世界,并且提出要「引领青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了加深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加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同时扩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又提升他们两文三语的能力,东华三院近年在课程发展、教师培训、姊妹学校计划、海外交流活动、内地及海外升学支援各范畴,投放资源,建构日趋完善的学生培育策略,装备学生把握未来发展机遇。

装备学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同时扩阔学生国际视野

国民教育课程被撤回后,一直到2021年才能在国安教育的政策下重新纳入中央规划,价值教育则转为实质的分层、分科课程框架,而国史教育及中华文化传承也越见重视。东华三院在2012年启动院本德育课程,组织教学团队,从华人经历及所表现的华人精神,撷取深刻故事,编成课程,配合德育的学习目标,系统施教。2014年推出东华文化传承人计划,2016年又推出东华学生大使计划,后者尤其在培养学生领导才能和寻求突破的同时,组织学生访问洛杉矶、三藩市、伦敦、温哥华等有华侨聚居的国际城市,让学生们认识不同时代的华侨历史,和海外华人的奋斗故事。

过去十年,东华更积极而有策略地与广东到辽宁、吉林各沿海省市学校交流往来 ,缔结了一百对姊妹学校,更与北京清华大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交通大学、暨南大学在教师培训或学生升学等方面加强合作。此外,在2020年,东华三院更设立「文武庙作育英才海外升学奖学金」,为成绩优异而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中学毕业生,提供负箧海外著名学府的资助。东华校歌里以「作育英才」表达了东华的教育使命,为促进社会发展而积极培育英才,又为学生的美好前途而把他们培育成才,正是东华三院一贯以来的办学宗旨。

巩固基础学科 加强科技教育 培育未来所需人才

展望未来十年,香港整个教育系统将面临适龄入学人口急速下降的严峻挑战,需要在人口政策、教育政策、资源投放策略等方面作出长远考虑,保持香港教育的活力。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组合、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迅速发展,东华三院除了会继续深化国情与国安教育、国史及中华文化教育,开拓与内地院校合作,设立教师国情培训基地,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体验及学习活动之外,亦会继续推动学生多元化发展,深化德育及公民教育,又透过 STEM 课程加强科技教育,针对本地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東華三院致力爲社會培育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