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25年教联路无畏无惧 坚定走爱国爱港教育路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24期 爱国爱港 香港国安法 教联会 爱国教育 黄均瑜

回归至今25年,教联会会长黄均瑜见证着爱国教育从殖民地管治时代的备受打压,到今天的特区政府逐步拨乱反正,确立教联会从来抱着「爱国爱港」立场,纵使面对重重困难,仍本着「凝聚专业,服务同工」精神,以理性务实态度促进教育专业发展。

深耕细作 为下一代厘清爱国观念

「教联会其中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推动爱国教育,厘清国家的观念。」黄均瑜解释,在香港若问市民是否中国人,相信有九成人会答自己是,但若问是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恐怕不及一半人会答是。这是长久以来在香港对于「中国」的概念未曾厘清,「爱国对香港市民来说基本上没有概念,因为『爱国』太多元化,既有对『中国文化』的爱、也有对『中国历史』的爱,更有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爱,很多人因为不认识祖国,没有认知,就不会认同国家的发展,更显得尴尬和不习惯,不够理直气壮地说『爱国』,爱国教育又如何能成功推动呢?!」

黄均瑜感叹:「我到学校讲《香港国安法》,展示孙中山图像,大家懂得答『国父孙中山』,但许多人都不懂得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以前,殖民地管治时代,10 月 1 日是国庆,见到五星旗,10 月 10 日也见到青天白日旗。所以在香港谈『中国』概念太模糊,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认知不深就不会认同,更不会懂得『爱国』。」

打正旗号支援爱国教育

教联会于 1975 年成立,自殖民地管治时代起,就一直为爱国学校发声,服务爱国学校的同工。1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令人无比振奋,爱国阵营的教育界人士如曾钰成、程介南加入基本法咨询委员会,落力宣传《香港基本法》,大家都期望社会上更多支持爱国教育的声音,但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有一定难度,因为人们强调平稳过渡,强调「一国两制」,将爱国教育尽量淡化。更加上后来经历反国教、占中、社会运动等连串风波,大家才发现不能对年轻人的爱国教育避而不谈,这是重中之重的教育工作,如果放弃,将会白白看着下一代沉沦下去。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去做,教联会将重新审视,加大步伐,深耕细作,将爱国教育推广至所有学校。

「回归之初,我们向董建华特首申请设立了国民教育中心,又向曾荫权特首申请设立了国民教育服务中心,但都在反国教风波后停顿下来。到了林郑月娥特首时代,经历社会运动后,我们本想重新启动国民教育中心,细想之下,索性打正旗号,正名为『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在《香港国安法》立法、完善选举制度后,爱国就应该是理直气壮的事。」黄均瑜坚定地说。他强调,爱国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而下一代是活在未来的一代,未来的中国将更值得爱。

在工作和生活上帮助教师

目前,教联会的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参政议政,完善了选举制度后,该会积极鼓励会员参政,本届立法会选举中邓飞和朱国强高票当选,把教育的声音带入了议会;二是实务的会务工作,今年除了成立「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外,成立「香港教师生活馆」也是一个新开始,教联会专注在「凝聚专业,服务同工」的工作中,毋忘初心。

黄均瑜指出,培育下一代,老师是关键人物,教育工作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教联会的会务工作,就是为老师提供工作的专业支援和生活上的便利,也得到许多社会上有心人的支持,如华润集团、中国银行、联合出版集团,「香港教师生活馆」新近开幕,为老师提供专业交流和进修的平台,并有超级市场提供生活物品,弥补以往会所规模较小的不足。另外,教联会也一直举办教师体育节、优秀教师选举等活动,加强教师对教育的向心力,让他们得以好好传承给下一代。

「香港应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知,大家也明白,这工作不会是一步到位,存着很大的挑战和困难,但必须要做。」黄均瑜踌躇满志地说。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黃均瑜會長成立「香港教師生活館」,爲老師提供專業交流和進修的平臺。開幕典禮上致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