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社交智力 发展正向人际关系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社交智力 Social Quotient 文诗咏校长 保良局林文灿英文小学 蔡康年校长 神召会康乐中学

除了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及EQ(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外,近年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SQ的培育,也就是「社交智力」(Social Quotient)。根据最早提出「社交智力」的心理学家Edward Thorndike指出,社交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感知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并作出适当回应的能力。良好的社交技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帮助建立和维持关系,并处理和解决困难,而这种能力并非如IQ及EQ般与生俱来,需要透过后天学习培养。

培養社交智力 發展正向人際關係

何谓SQ?

「社交智力」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Edward Thorndike提出,而因发表情商概念而闻名的心理学家Daniel Goleman亦援引大量科学证据,再次提出SQ——「社交智力」的概念。社交智力是指理解并应对各种人士的能力,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同理心与关怀的传递可以使交往双方感到快乐,社交智力越高,不仅让生活更美好,更有助于身体健康。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可以透过现实生活中的社交互动建立社交意识,学习基本的社交暗示和期待,训练大脑储存他人的基本信息和掌握他人意图,这些能力都与将来建立人际关系、投入社会息息相关,需要透过长时间累积经验和练习。然而,新世代学生在因应疫情而生的隔离措施和五花八门的网络媒体影响下,社交互动的机会日渐减少,不少家长亦担心长期的社交隔离,会妨碍孩子在社交能力方面的发展。

疫情如何影响孩童的社交智力发展?

在新冠肺炎肆虐下,「社交距离」成为最重要的防疫措施之一,全球年轻人都面对社交机会减少的情况。在香港,经历长时间的停课,学生在复课后依旧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交隔离措施,这些状况都让孩子难以进行正常社交,影响社交智力的发展。对儿童及青少年而言,学校作为仅次于家庭的重要社交场所,他们在校园生活中,学习与同龄人互动、竞争、合作等不同类型的社交技巧,同侪之间的友谊亦逐渐发展为孩子社交的重心,这些社交经验对社交智力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在现实社交受阻的情况下,网上的互动取而代之成为孩子与同侪联系的主要途径。Daniel Goleman认为,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各种社交软件的流行,使人们表面上紧密联系,实际上却离群索居。在互联网上消耗越多时间,现实中交谈见面的机会就会相应减少。社交技能不单是资讯的交换,肢体语言、脸部表情等都是重要的社交讯息,而这些技巧都需要透过实际的交流经验学习,单单透过社交软件进行互动,难以取代现实中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

重现家庭协作 发展沟通理解能力

作为群居动物,社交是于人类社会生存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孩子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透过观察、模仿及游戏中,学习待人接物,适当地运用社交技巧可以帮助儿童更认识自己及了解他人,建立自我形象,为将来的性格及心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家长亦可以透过给予正向回馈让孩子产生正面积极的情绪,培养与人相处的能力,对未来的人际互动深具助益。


家庭是人生第一个社会化的场所,在与家人相处过程中,家长的行为和态度皆会影响到儿童个人未来的发展,因此家长在培养儿童社交能力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向孩子示范与人相处的基本礼仪,例如彼此每天问候、鼓励孩子多表达谢意、引导孩子有礼地说出需求等,培养有礼的习惯,同时锻炼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毕竟在与他人交际中,表达或理解能力不足,会使孩子难以进行对话及回应,与群体产生疏离感,从而导致社交互动能力变弱。

从游戏中学习 累积宝贵经验

另外,社交智力同样需要从经验中学习,如邀请其他幼儿到家里同乐、参与团体举办的活动、拜访亲友、到公园游玩等,都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社交刺激,进而提升社交技巧。然而,现今双职家庭众多,加上疫情产生的社交距离,家长无法挪出时间陪伴孩子,在难以提供足够社交机会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只能以电子产品作为替代,导致孩子未能锻錬分享、交流、合作等能力,日后回复正常的社交生活时,更容易遇到挫折。


家长可以在空余的时间了解孩子玩游戏的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及想法,从中观察他们在社交上的弱点,并尝试理解及回应。除此以外,家长亦可以抽空与子女进行模仿游戏或具互动性的桌上游戏,让孩子体验不同的社交场景,探索更多不同的社会关系,从而增强同理心。

培育社交能力 由家庭做起

社会的建立,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然而,社会上每个个体都拥有独特的思维、文化背景、价值观、个性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与他人接触和沟通。互联网的兴起,加上疫情突如其来的出现,无疑对孩子学习与人相处的技能有所影响。正因如此,家庭的角色显得更为重要,除了一般的亲子互动外,家长在待人接物时的行为和态度,亦将会成为孩子在日后建构自我、与人交流时的模仿对象。尤其是在疫情下,孩子更少接触师长,家长作为学习模板的地位更为显著。因此,家长更应以身作则,在沟通和交流时为孩子树立榜样,透过家庭的影响力,缓解因社交隔离间接导致的负面影响。


另外,亲子之间的互动亦属于社交经验的一部份,在当前处境下更应受到重视。以往在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影响下,香港家长甚少称赞自己的孩子,不少家庭亦疏于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把亲子关系疏离的责任归咎于「代沟」。然而,家长必须明白,谅解、接纳和肯定是化解代沟的关键。父母与子女成长的时代不同,可学习欣赏年轻人的文化和潮流,减少干预和指责,相信子女未来的可能性。透过多了解、多接触,适时分享生活经验,让子女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倾听,逐渐建立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这对于孩子发展社交智能有莫大裨益。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亦有所不同,家长应该体谅及耐心引导,从旁观察及支持。同时,家长亦需要了解,孩子因疫情持续而长时间缺乏社交生活,即使回复正常面授课程时亦会有社交退缩的情况,如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等,家长无需过份担心,避免过度催促造成反效果。

 

「当学生拥有充份自信时,他们的社交智力自然能够提升。」

蔡康年校長 神召會康樂中學

赞赏+沟通+体谅 强化孩子自我肯定

以往社会均认为「三岁定八十」,孩子的社交技能受着先天的性情所影响,如内向慢热、外向好奇等。然而,蔡校长指出,后天的教养及成长环境对于孩子的社交智力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人类的大脑是唯一一个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家长如何回应子女日常的表现是塑造孩子性格的重要元素,亦是影响孩子社交智力发展的一大因素。家长若不断强调孩子以往的负面表现,孩子自然会不停质疑自己,灰心丧气,长远不利于建立良好社交技巧。」

蔡校长指出,孩子的成长必需从赞赏开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自我发现的阶段,社交技巧受情绪所左右,因此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从而发展社交智力。「社交智力可以透过后天的努力获得极大的跃进,所以我们不应一早便将孩子定型,扼杀他们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当家长意识到培育孩子社交智力的重要性时,已经踏出了教育最重要的一步。」

文詩詠校長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

 

以同理心作基础创设情景 发展社交技巧

文校长认为建立孩子的同理心是培育社交智力的重要基础。「同理心在人与人的相处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学会转换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我们才较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我们在培育孩子的社交智力时,亦应该渗入同理心的要素,借此强化孩子在社交智力发展的基础。」文校长建议家长可以抓紧孩子学习运用同理心的机会,透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孩子理解同理心的概念,体会别人的处境和感受,并进一步教导关心别人的方法。

尽管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就具有最基本的同理心,但后天的环境经验才是发展体谅和同情他人能力的关键。文校长指出,家长可以绘影绘声地向孩子描述不同行为带来的感受及后果,多让孩子了解别人和自己想法的差异,强化他们理解别人情绪状态的能力,并让孩子自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以佩戴口罩上课为例,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行为背后的原因:除了是保障自身,更是保护他人的方法,并指出只有大家的健康得到保障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继续愉快、专注地学习。」当孩子能够确切地了解每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时,他们自然会合作,并从中建立正确的社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