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回应「姊妹学校计划」成效
姊妹学校计划(计划)自2004年开展至今,为香港的中、小学及特殊学校提供专业交流及合作平台。一直以来,计划深受学界认同,参与计划的本地学校数目,以至两地缔结为姊妹学校的数目皆每年递增。根据学校提交的资料,截至2024年5月,共有930多所本地公帑资助学校与内地学校结为超过2,900对姊妹学校,成果值得鼓舞。学校普遍认为姊妹学校的交流不但能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开阔学生视野,更能有效促进两地学校发展,提升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
详细内容「姊妹学校计划」二十载 厚植两地情谊 共创优质教育
香港特区政府于2004年便开展「姊妹学校计划」,安排参与计划的学校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和互访活动,深化香港师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最新发展的认识。正如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给香港中学生回信中,特别勉励同学要「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姊妹学校正是一个将两者相结合的重要交流平台。作为香港最大的爱国教育团体,教联会亦积极承担两地教育交流桥梁的角色,为两地学校提供专业支援。教联会对计划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早期倡议教育局增加对参与学校的拨款;校长、教师面对疑问时,提供协助和支援;疫情期间,教联会也未曾停止推动计划,组织线上姊妹学校缔结仪式和线上交流活动,保持计划的持续性;疫情后,教联会迅速回应教育界的需求,组织大量姊妹学校缔结仪式,并联同旅游业界制定交流团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交流质素。近期,教联会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计划推行20周年进行回顾,反映姊妹学校平台的意义和实际需要。
详细内容建构专业教师团队 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致力推动社会建构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为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稳固根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能力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键,教育局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肩负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及国民身分认同的重任,因此须具备专业能力和秉持专业操守,才能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具备国际视野、爱国爱港的优秀人才。政府近年实施多项措施,致力于提升教师的质素,以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
详细内容与时并进配合国家政策 建设大湾区教育蓝图
近年,政府推出并放宽多项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赴港工作。其中一项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简称「高才通」),通过「高才通」来港的人才往往高度关注子女的求学问题。然而,两地的教育制度、政策、学校特色等方面存在不同差异,家长在考虑就学问题、报读心仪学校时,难免遇到疑难需要解惑,如何针对性地提供支援是一个关键。另一方面,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蓝图中提及,促进两地教育合作是重要方向。教育局从多方面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交流,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术研讨等,与时并进配合国家政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学与教发展。
详细内容重视融合教育实践 共建和谐多元社会
特殊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最关心的议题之一,教育局亦积极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学生及提升特殊教育质素的专业精神。其中融合教育在香港推行了25年,特区政府多年来在该范畴所投放的资源有增无减,投入的经常开支更增至每年约36亿元;而特殊教育的经常开支亦从每年约25亿元增加至35亿元,可见教育局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并持续检视着发展需要。不过,除了增拨资源外,进行详细规划并有系统地支援融合教育亦同样重要。
详细内容承先「启」后 掀开教育新篇章
随着政府新班子亮相,社会展开新气象,教育界亦掀开教育新篇章。新任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近月马不停蹄,四出走访不同教育活动,用心听取公众咨询的意见。在接受专访时更即席挥毫,以「启」字象征新愿景,饶有意味。蔡局长提到多年来自己屡换岗位,从事教育工作任重道远,但志业从未改变,无论在任何岗位都希望能为香港教育作出贡献,并一直以「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为个人使命和目标。
详细内容关注复课下的情绪困扰 倡为学童推行情感教育
疫情下,复课、停课交替持续,对学童适应学习环境成为了一大障碍,皆因习惯了在家中依赖不同的电子屏幕,足不出户已能维持与外界的沟通。一旦重新投入校园生活,于群体沟通、交流上难免需要重新适应,始能重拾社交技能。疫情关系,令社会弥漫负面能量,以上改变对不少学生构成心理影响,继而触发情绪问题,事实上从5月复课到今,短短一个月间已有四名学生堕楼,急需社会正视。
详细内容教联会及教工会晤教育局 反映同工诉求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联同香港教育工作者工会代表于12月中与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会晤,就教师身心健康、学生人口下跌、小学中层人手及薪酬架构等多项议题互相交流,反映意见。双方会面气氛良好,局方亦就本会多项建议积极回应。
详细内容教联会及教工会促教育局 关注教师工时过长问题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为学校同工带来不少挑战。教联会和香港教育工作者工会的调查发现,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时数较去年有所增加,近七成半教师每周工作超过51小时或以上,当中有逾三分之一教师面对高工时(每周工作61小时或以上)的情况。同时,今年调查发现八成半教师感到现时工作压力过大或略大,情况令人关注。教师整体的快乐感亦有所下降,由去年的5.16分,进一步下降至5.13分。为此,本会促请当局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并加强相关支援。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