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认受应用学习 带动多元学习新时代——访问香港中文中学联会主席 梁冠芬校长
香港中文中学联会主席梁冠芬校长认为,优化课时原意是为了让师生同时松绑,在压力过大的高中课程中,可以喘一口气。然而却因在联招院校入学计分方法中,选修科与应用学习科并不完全对等,令学生多选择走「第三个选修科」之路,变相增加学习压力。梁冠芬认为,若大学能认受选修科与应用学习科地位相同,则有助学生选读应用学习科,提升他们的眼界与见识。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为学校提供足够诱因 推动应用学习发展——访问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邓飞校长
教育局提倡优化课时,看似是释出主科的课时来让学生投放更多时间在其他学习领域,其中一项包括应用学习。教联会副主席邓飞校长表示,应用学习与优化课时没有直接关系,毕竟应用学习的范畴是归类在选修科之下,如学生有意报读应用学习课程,通常科目会恒常在周三下午及周六上堂,职业训练局也会因应学生的学习时间,而调整应用学习的上课时间。
详细内容掌握应用学习 为人生创造选择——专访香港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关清平教授
教育局公布优化课时措施,学校可以视为启动应用学习课程的新契机。对于有学校回应,并非所有大学在联招承认应用学习课程的分数,可能让学生报读时多了考量。香港公开大学的课程一向紧贴社会发展需要,无论是甲类科目(选修科),还是乙类科目(应用学习课程),香港公开大学学术副校长关清平教授指,只要是最佳成绩,亦会计算在收生标准之内,学生无须太忧虑。
详细内容应用学习最终目标 提升共通能力——专访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教授
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教授认为「选读任何课程,学生应以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先行,而最终目标,就是培育出学生优秀的共通能力。」中学生应以全人均衡发展为大前提。
详细内容推广「应用学习」课程 助年青人探索发展路向——专访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应用学习)黄韵姿
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应用学习)黄韵姿指,应用学习课程是高中的选修科目,课程设计着重实用的学习元素,与宽广专业和职业领域连系,不仅传授相关范畴知识,同时重视培养共通能力、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学生透过应用学习课程可以全面提升自己,在相关专业领域上多作探索,开阔眼界。课程亦可让学生接触到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引领学生认清个人目标和发展方向,好好计划未来。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增见识 巩固跨学科得益
优化课时腾出空间,减少考试压力和增加高中课程弹性,让学校配合学生需要,灵活运用释放出来的空间。基于学校的校情不同,校内各科会有不同程度的需要。不少学校已采取相应措施,以迎接释放课时后,如何让学生善用课时增加学科上的知识,并进行跨学科学习,令他们在 HKDSE 中,勇夺佳绩。
详细内容优化课时下 突破传统限制 以应用学习迎接未来
教育局去年(2020 年 9 月)接受了课程检讨专责小组的建议,提出优化高中核心科目,合共释放了约 250 个小时的课时。今期《教育专业》的主题故事将探讨学界对于优化课时的看法,其后延伸至应用学习课程,期望让学生从中学习有关知识和理论,并透过实务参与,加深对行业的了解,提早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从课程中规划未来人生。
详细内容升中准备小贴士 调整心态 击退英默恐惧症
受疫情影响,许多家长没法出席心仪中学的简介会,只能透过网上讯息了解情况。去年本人便是其中一位被疫情打乱计划的家长,故今年借此与大家分享,在子女从小六升读中一前,如何让他们准备好迎接中学的英语学习模式,希望减轻家长面对小朋友升中的压力,以及让各位小六同学能顺利衔接中学课程,并为家长分享击退英默恐惧症的心得。
详细内容升中适应 家长「放手」指南
子女将由小学升上中学,处于青春期的躁动,加上需要适应新环境的不安,家长作为子女最强的后盾,角色尤其重要。然而矛盾的却是,进入反叛期的子女,未必对父母言听计从。在学生适应校园和学业方面,学校会提供不少支援,反而一直见证子女成长的家长,由照顾者变为同行者,角色位置开始转换,正是需要小心处理的一刻。其实愈是紧张子女「成长」,愈要为他们提供适切的环境,让他们走自己的路。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