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80年

Hong Chi Pinehill No.3 School的校徽

匡智松岭第三校

Hong Chi Pinehill No.3 School



学校简介

匡智松岭第三校(Hong Chi Pinehill No.3 School)是位于大埔区的一间严重智障儿童学校特殊学校,学校面积6379平方米,属于男女校,学生人数96,该校办学宗旨是学校秉承匡智会「匡扶智障」的精神,为智障学童提供全面教育,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融入社会。学校同时亦致力加强大众对智障人士的了解和接纳,并推动社会关注智障人士的权益及需要。


学校背景

匡智松岭第三校创立于1980年,学校没有宗教背景,校长是周明远女士,校监是杨重光教授

该校办学理念是「学校秉承匡智会「匡扶智障」的精神,为智障学童提供全面教育,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融入社会。学校同时亦致力加强大众对智障人士的了解和接纳,并推动社会关注智障人士的权益及需要。


学校师资

在师资方面,匡智松岭第三校全校教师总人数为28人,其中拥有基本师资训练资格有24人、特殊教育训练资格有19人、领有学士28人、硕士8人、博士或以上学历 0人。

而在专业人员方面,全校专业人员总数为53.3, 当中言语治疗师2.5人、职业治疗师3人、物理治疗师3人、社工1.5人、教育心理学家0.3人、护士7(包括宿舍部及学校部)、技师0人、职业治疗助理3人、实验室技术员0人、物理治疗助理2人, 其他专业31(舍监、宿舍导师、活动辅导员、物理治疗助理)。


班级结构

匡智松岭第三校的班级结构分为2级别,分别是小学、中学。小学班级结构是小一1班,小二1班,小三1班,小四1班,小五1班,小六1班。中学班级结构是中一1班,中二1班,中三1班,中四1班,中五1班,中六1班。总计全校共开12班。


学校设施

学校设施方面,学校座落大埔松岭村,环境青葱优美,空气清新。二零零四年落成的新校舍面积六千多平方米,遍设无障碍通道及学生学习设施,包括:物理治疗室、职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多感知功能室、视障训练室、游戏室、实用技能室、学生图书馆、视觉艺术室、音乐室、电脑室等,亦设有一个结合教育、复康及游乐概念的无障碍花园。感谢赛⾺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资助,学校于2022年将原有病室改装为合规格负气压病房。负气压病房内设专业通风系统,每⼩时换气达12次以上,以外来新鲜空气稀释房内含病源空气。确保含病源空气不会扩散⾄房外。房内的抽气⽅向由干净区域⾄污染区域,再抽出室外以排放污染空气,有效预防传染病爆发及校内交叉感染,保障学⽣健康。学校承蒙赛马会慈善基金捐助,于2019-2020年成功建立「VR 虚拟实境教室」及「无障碍历奇架」。「VR 虚拟实境教室」设有沉浸式360投影空间 (immersive cave) ,让同学以第一身体验虚拟实境影像,投影室同时备有互动无线动作追踪感应器,可感应追踪学生动作,即时回馈学生的活动资料于云端系统中,有系统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无障碍历奇架」共分6个关卡,最高站立点达1.8米,区内配备「一站式」安全轨道装置,学生及协助者均能使用预设的安全带在关次内走动,肌能较弱的学生也可使用轨道移动式吊机,直接由轮椅吊移到关卡上进行历奇活动。学校于2014年运用由香港赛马会红酒慈善拍卖的捐赠,设置了一间视觉训练室供视觉训练之用。室内分成视觉功能区、视觉及肌能协调区、无意识注视区三个区域,按学生不同的需要提供适切的训练。视觉训练室营造了一个单一背景及宁静的环境,在受控环璄下,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运用视力。因应大脑性视障学生对光源的喜好及对颜色偏好,室内设置了大量颜色灯光的果效,如:箭咀灯、网灯、灯箱、气泡墙、的士高灯及玻璃球等,为学生提供较强的视觉刺激。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透过这些训练,及早诱发学生运用眼、进而运用手及身体去接触及认识身处的世界,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学校于2014年获余兆麒医疗基金赞助,按学生需要更新了校内游乐场设施,添置了可供肌能障碍学生使用转盘、秋千等,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无障碍、可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悠闲及教育场所。


学费

匡智松岭第三校属于津贴学校,学费全免。
其他收费:学费全免,其他每月收费见附表:膳宿费(每月)*全年12期 - 五日宿生$440, 七日宿生$616走读生膳费(每月)*全年11期 - $315元(早及午餐)校车费(每月)*按居住区域 - 宿生$122至$317;走读生$254至$413


校车服务

1.復康校巴:本校獲捐助復康巴三部,由學校特別設計,分別可承載10架、8架及、8架輪椅,輪椅鎖定及座椅設施均符合安全標準,所有職員已接受復康巴安全使用培訓。 2.復康街車:家長可自行或由學校代申請預約服務。


联络资料

学校名称(中):匡智松岭第三校
学校名称(英):Hong Chi Pinehill No.3 School
校长:周明遠 女士
校监 / 校管会主席:楊重光 教授

地址:新界大埔颂雅路松岭村
电话:26655189   传真:26621190
电邮:phv3@hongchi.org.hk
网址:http://admin.hcp3.edu.hk

更多匡智松岭第三校的资讯:学校详细资料

本网页「匡智松岭第三校」的资料是参考自:教育局网站及各学校之官方网站制作而成,如发现有任何不准确或不妥善地方,请让我们知道 cs@edumedia.hk 尽速作出修正。 最后更新日期: 2024-11-15


您可能还想浏览: 全港特殊学校概览 | 大埔区特殊学校 | 大埔区学校开放日资讯 | 大埔区补习班资讯





学校收费

收费资料
学费全免,其他每月收费见附表:膳宿费(每月)*全年12期 - 五日宿生$440, 七日宿生$616走读生膳费(每月)*全年11期 - $315元(早及午餐)校车费(每月)*按居住区域 - 宿生$122至$317;走读生$254至$413

学校设施

学校设施
本校座落大埔松岭村,环境青葱优美,空气清新。二零零四年落成的新校舍面积六千多平方米,遍设无障碍通道及学生学习设施,包括:物理治疗室、职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多感知功能室、视障训练室、游戏室、实用技能室、学生图书馆、视觉艺术室、音乐室、电脑室等,亦设有一个结合教育、复康及游乐概念的无障碍花园。感谢赛⾺会慈善信托基金的资助,学校于2022年将原有病室改装为合规格负气压病房。负气压病房内设专业通风系统,每⼩时换气达12次以上,以外来新鲜空气稀释房内含病源空气。确保含病源空气不会扩散⾄房外。房内的抽气⽅向由干净区域⾄污染区域,再抽出室外以排放污染空气,有效预防传染病爆发及校内交叉感染,保障学⽣健康。学校承蒙赛马会慈善基金捐助,于2019-2020年成功建立「VR 虚拟实境教室」及「无障碍历奇架」。「VR 虚拟实境教室」设有沉浸式360投影空间 (immersive cave) ,让同学以第一身体验虚拟实境影像,投影室同时备有互动无线动作追踪感应器,可感应追踪学生动作,即时回馈学生的活动资料于云端系统中,有系统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无障碍历奇架」共分6个关卡,最高站立点达1.8米,区内配备「一站式」安全轨道装置,学生及协助者均能使用预设的安全带在关次内走动,肌能较弱的学生也可使用轨道移动式吊机,直接由轮椅吊移到关卡上进行历奇活动。学校于2014年运用由香港赛马会红酒慈善拍卖的捐赠,设置了一间视觉训练室供视觉训练之用。室内分成视觉功能区、视觉及肌能协调区、无意识注视区三个区域,按学生不同的需要提供适切的训练。视觉训练室营造了一个单一背景及宁静的环境,在受控环璄下,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运用视力。因应大脑性视障学生对光源的喜好及对颜色偏好,室内设置了大量颜色灯光的果效,如:箭咀灯、网灯、灯箱、气泡墙、的士高灯及玻璃球等,为学生提供较强的视觉刺激。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透过这些训练,及早诱发学生运用眼、进而运用手及身体去接触及认识身处的世界,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学校于2014年获余兆麒医疗基金赞助,按学生需要更新了校内游乐场设施,添置了可供肌能障碍学生使用转盘、秋千等,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无障碍、可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悠闲及教育场所。

教师资料

教师专业资历 (人数)

基本师资训练:
24
特殊教育训练:
19
学士:
28
硕士:
8
博士:
0
教师总数:
28

专业人员资料 (人数)

言语治疗师:
2.5
职业治疗师:
3
物理治疗师:
3
社工:
1.5
教育心理学家:
0.3
护士:
7(包括宿舍部及学校部)
技师:
0
职业治疗助理:
3
实验室技术员:
0
物理治疗助理:
2
其他:
31(舍监、宿舍导师、活动辅导员、物理治疗助理)
专业人员总数:
53.3

班级结构

预备班 (班数)

低班:
-
高班:
-

小学 (班数)

小一:
1
小二:
1
小三:
1
小四:
1
小五:
1
小六:
1

中学 (班数)

中一:
1
中二:
1
中三:
1
中四:
1
中五:
1
中六:
1

开设科目

开设科目
基础课程(小一至中三):开设语文、常识、数学、自理、大肌、视觉艺术、音乐、生涯教育及视觉训练辅导等的各类辅导课。新高中课程(中四至中六):核心科目包括中国语文、数学及公民与社会发展科;选修科目包括视觉艺术、音乐、体育及科技与生活;「其他学习经历」的科目包括历奇、德育及公民教育、生涯教育;同时还有为准毕业生而设的成人中心实习计划。

学校特色

管理与组织
1. 本校法团校董会于2008年成立,成员包括:办学团体校董、教员校董、家长校董及社区人士校董,共同决策、监察学校运作及推动学校发展。作为学校的管治组织,负责制订学校教育政策、计划和管理学校的财政及人力资源,确保学校规划完善及学生的教育效能。2. 学宿两部一体化规划管理,跨专业团队协作及政策贯彻落实推行。3. 精简行政架构,由发展及政策组统筹,下设「学与教管理」、「学习支援」、「教职发展」、「家长及社区工作」及「后勤支援」等组别,有效组织及管理学校的发展。4. 多元互动的沟通网络,让教职员交流分享,前瞻创新。5.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升学校教育质素。
教与学
1.按年龄、能力及学习需要三个层次贯彻落实个别差异照顾,为每位学生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电子资料库,学宿、复健组及家长每年两次进行计划及评估,范畴包括各学科、情绪行为、复康及护理等。2.资料库可供追踪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学习及复康进度。3.教师与治疗师共同促进学生课堂及生活流程中学习。4.为学生提供宿舍及家居延续学习。5.按学生沟通发展阶段设计合适的沟通辅具或输入装置。6.提供大量融入社群机会,定期配合学习单元安排多元化社区学习经历。7.多感官及多元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支援輔導服務
学生辅导服务:教师、治疗师、社工、教育心理学家及宿舍导师会按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评估、辅导及训练,以舒缓学生情绪、矫正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社交技巧和独立生活能力。专职复健服务:护士及各治疗师按学生需要,关注健康状况、提升沟通能力、设计生活用具及协助学生克服肌能障碍,借此增强学生学习和独立生活能力。学校社工服务:驻校社工负责新生入学、安排学生离校后出路,协助处理学生情绪行为和适应;又作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致力促进家校沟通和合作,提升学生学习效能;透过辅导、转介和连系社会资源,舒缓家长身心压力,帮助家庭面对挑战,建立抗逆能力。义工网络:家长和社区人士都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学生透过与来自社会上不同阶层群体接触,学习适切的社交礼仪、技巧、态度;而社区人士透过认识学生的能力和需要,增加对智障人士的关注和接纳。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流程的不同时段,有来自各阶层的社区团体定期到校服务,当中包括家庭主妇、大学学生和商业机构员工等。
学业及学业以外的表现
本校学生积极学习,并能在不同的学业范畴取得让人鼓舞的成就,包括:「明日之星」上游奖学金、屈臣氏香港学生运动员奖及葛量洪特殊学校学童奖等。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校际活动,发展个人的潜能,包括:严重智障学校联校演艺交流活动、严重智障学校联校运动会、匡智会联校毕业典礼及长跑挑战等,透过积极争取表演及比赛机会,学生可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信及争取社区的认同。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也获取不同的奖项,包括最佳演员奖,最佳演艺展能奖、最佳师生合作及最佳整体演出奖等。此外,学校亦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社会服务,回馈社会。学生会在学校大型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职务,也会组成义工队定期到访老人院舍及参与卖旗活动。
課程政策
本校课程的宗旨为协助学生发展潜能,建立自信及独立生活能力,融入社区生活。课程按学生个别差异、年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及社会发展情势设计,在与主流学校同一课程架构下,配合校本需要调适及发展。学校设加强辅导课支援学生的不同需要,并以多感官及多元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又定期配合学习单元安排多元化社区学习经历,提供大量融入社群机会。学校以学生年龄、能力及学习需要三个层次贯彻落实照顾个别差异策略,为每位学生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电子资料库,可供长期追踪学生进度。教师与治疗师定期为学生进行评估,监察学习及复康进展。
课外活动
学校部及住宿部定期举办多元化的活动,借此教导学生善用余暇,并协助他们发展个人潜能和兴趣。活动包括图书阅览、玩具及游戏技巧、骑马、游泳、烧烤、竞技游戏、踏单车、宿营、户外参观等。课后小组活动,目的为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他们的需要,提升生活质素以及延展日常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针对学生排便困难的按摩/香薰小组、帮助学生舒展身心的活力小组、培养学生正向行为的社交小组及建立使用沟通辅具的沟通小组等。
资讯科技支援
1.学校设完善的协作平台支援行政与教学;2.为每位学生设立学习历程资料库,以相片及文字记录追纵学生学习进度;3.设置辅助科技用具供学生沟通、启动玩具及家用电器、操作电脑等;4.资讯科技支援教职发展、学生资料处理、资讯及知识管理。
转助医疗服务
医管局新界东医院联网透过本校为松岭村成立了全港首创的大埔「儿科流动诊所」,安排儿脑科及骨科医生到诊,与家长、教师、护士及治疗师共商学生情况,跟进复康及护理需要。
未来发展
1. 巩固加强辅导系统支援学生需要,深化照顾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2. 完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人发展;3. 以学与教领导及实务培训,加强团队的凝聚及促成教研文化的成熟。
其他学校特色
1.学校屡获多个社会机构如奖劵基金、香港赛马会、余兆麒医疗基金、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303区、恩光之友社等捐赠各类设施及赞助活动,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2.多个义工团体恒常到校服务:香港教育大学、家友站义工团、香港鐡路有限公司、周大福珠宝集团、香港发型协会、乐融坊舞蹈社、猫头鹰艺术团、康乐中乐队,彼此支持鼓励,建构社会资本。

联络资料

其他大埔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