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正向发展平台:宿舍中的成长印记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蔡子良 明爱马鞍山中学 宿舍学校 人际关系 育人为本

香港地少人多,想找一个理想的居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香港设有宿舍的中学更是寥寥无几,而该类别的学校大部份都是相当有历史传统的直接资助名校或国际学校,学生接受宿舍服务要付上高昂的费用。由于香港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本地有一些极少数的津贴文法学校设有宿舍设施。

住津贴宿舍,由政府给予资助,学生不需缴付昂贵的宿费,便能享受寄宿生活。寄宿教育是我现在服务的学校近20年一直秉持的信念,我们附设的宿舍不仅只是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食宿的照顾,更著重培育学生在自理自律、群居关爱上的成长。

透过学校及宿舍部同事的无缝协作,学校为宿生提供一周4晚的寄宿服务。多年来,学校与宿舍服务已同为一体,互为补足,互相承传,在其双管齐下的教导下,我们喜见宿生们的表现大有进步,近年校风增值,校誉日佳,可见其成效之广。宿舍提供一个催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学生要独立处理问题,并学习与人沟通和建立人际关系,以建立互惠、平衡、尊重的持久关系。

于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常常被称为「港童」,他们自小由家人或家佣全天候照顾和溺爱,故此造成自理能力、情绪智商和抗逆力偏低的情况。此外,他们亦较自我中心及欠缺同理心,未能顾及他人的感受。造成「港童」现象很多,但综合起来可归纳成右页的原因:

家庭组合的变化:

近20年的香港家庭主要为3至5名成员的核心家庭,独生子女的比率高。由于没有兄弟姊妹,从小没有机会学会和实践分享、竞争、争论、讨论及妥协等沟通技巧,故此习惯独自成长,以自我为思考的出发点。

家长过份保护及外地佣工代替家长照顾儿童:

家长过于迁就子女,又尽力满足其要求,会使子女以为予取予求是理想当然的。其实香港大部份家长都是双职父母,亦会安排外地佣工代为照顾子女。子女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大少爷」或「大小姐」,几乎所有生活琐事亦依赖佣人姐姐,欠缺独立发展机会,促成自我及不懂自理的性格。

家长过度投放资源:

由于香港家长的子女数目不多,所以他们愿意投放大量资源于子女身上。除必需品外,家长如能负担亦会购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奢侈品给子女,他们亦因没有其他同辈竞争,往往会发展出自我中心的性格。

电子科技年代的来临:

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普及化,令现今的孩子已习惯在虚拟世界中生活及接触。久而久之,人与人欠真实而有温度的沟通,当连语言亦不太需要时,孩子又怎会明白人际间的连结及真诚?

其实学校中的宿舍服务,除了担当提供住宿的重要角色外,亦是一个多元的学习平台。透过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如课后补习、足球训练、艺术创作、远足等,让学生在免却舟车劳顿的同时,亦能进一步提升学业表现、生活技能及自理技巧。宿生之间透过共同生活,一起进膳、洗衣服、教学习和相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机会大增,社交技巧和协作能力也会得到正面提升。亦因如此,宿生依赖时下电子产品的需求亦因应而下降。

近年,学童自杀是教育界及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单在2013/14至2015/16这3个学年中,已有71宗个案。就着有关情况香港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曾于2015年进行研究并于2016发表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个人的内在及人际关系问题均导致青少年自杀的行为,如有宿舍内正面的朋辈支持氛围,定能减低学童自杀的危机。

宿舍服务不单能发挥育人的功用,亦能协助舒缓一些社会问题。近10多年来,由于香港经济结构及社会状态不断变化,很多家庭因种种原因,例如生活素质下降、新来港家庭、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而需要专业支援。但基于资源有限,有些家庭未必能得到适切的照顾。宿舍正好作为一个理想的服务单位,为家长舒缓压力。子女得到妥善照顾,家长就可专心工作和减少平日的磨擦。

育人为本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核心价值。学校除了为学生灌输知识外,提升学生的共通能力亦至为重要。宿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地方,透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互动,提升学生的能力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发展及个人的整合发展。透过特意安排的活动,学生在个人及群体的发展均有正面及持续的增进。

宿舍在香港的主流中学里并非常设设施,但其服务的成效远远超乎想像。笔者希望可以带领社会探讨中学宿舍服务对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及提倡优化在香港教育体系下的宿舍服务,让有关议题得以深入研究,造福学子。

蔡子良 校长
明爱马鞍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