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升小策略 男孩女孩大不同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升小攻略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升小策略 升小日程 选校规划 双周69期

不少父母都有以下经验︰再文静的男孩,一样需要「放电」;再活跃的女孩,也会倾向依从成年人的指令。其实男孩和女孩天生就有不同的性情,心智及脑部发展速度亦不一样,家长可因应子女的发展、能力和性格调整选校策略,选择最合适的小学。想让子女愉快学习,家长便先要由了解子女开始。

脑部发育 速度范畴有异

于年幼时,男孩右脑的内部连结比较发达,与左脑的连结则较差,显示男孩的脑部有助于连结认知与(肢体)协调行动,数理逻辑发展比较好,皆因数理逻辑主要涉及右脑活动。女孩于左右脑的连结较佳,在沟通分析与直觉能力的表现上相对较佳,即使在孩童时期已能展现出这一面。

走出书本 从经验中累积

坊间不少教养书籍特别为男孩的家长而设,皆因普遍男孩在初小学习时确实比较需要特别照料。相反,女孩天生较为喜欢依从成年人指令,加上脑部发展又快,能轻易地适应小学生活。然而家长亦不应尽信书中所说的一切而自我设限,每位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应不时检视子女情形继而修正自己的期待,再辅以适当协助。

专门研究两性教养的心理学家Leonard Sax曾指出,现代教育过于着重「书本上所得的知识」而忽略了「从经验中累积的知识」。特别是男孩,在纯文字吸收上会较慢,家长可以考虑在家中或课余时间补足「从经验中累积的知识」,多到户外从真实经验中吸收知识,加深课堂所学,让孩子得到更平衡的教育。

男校VS女校VS男女校

基于男女孩在发展上有甚大落差,是以 LeonardSax 主张单性别教育,将男女孩独立设校,在课程上可以更贴近他们需要,而这个理论亦正正解释了香港的现象︰传统名校确实以男校和女校为主。然而不少家长则担心,当子女长期只跟同性玩伴玩耍,缺乏跟异性相处的机会,社交能力难以提升。若朋辈之间能有正面影响,当男孩跟女孩相处时,互相学习吸收对方的长处,也可能在成长上有所裨益。

无论支持哪一派的说法均有其道理,最重要是多与孩子沟通,让子女了解小学的学习模式和校园生活,若子女最终升读男校或女校,家长更应多解释,让他们更快投入小学新生活。

做好选校规划 掌握阶段日程

根据数据显示,2022/23年度共有43,755名学童参加自行分配学位,其中21,724名儿童获派此类学位。换言之22/23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学位的成功率为49.6%,创下15年新高。若孩子未能分配到心仪的学校,便要进入统一派位程序。现为各位家长整理出简易时间表以供参考,让家长能调整心态和策略,为子女做好升小准备。

1. 小一入学统筹办法

小一入学统筹办法分两个阶段:「自行分配学位」阶段及「统一派位」阶段。在去年11月21日已经公布了有关9月份入读小学自行分配学位录取名单,并于11月23及24日完成注册手续。根据小一入学统筹办法资料显示,所有官立及资助小学的自行分配学额约为该校小一学额总数的50%,余下的50%学额将留待稍后「统一派位」阶段时分派。

2. 「统一派位」阶段

在「自行分配学位」阶段未获派学位的学童会自动进入「统一派位」阶段,家长无须另行申请入学程序,教育局会于 1 月下旬以书面通知有关家长于指定的日期内到指定的统一派位中心为其子女办理选校手续。家长若在 1 月 30 日仍未收到选校通知书,应尽快致电学位分配组查询。

家长在统一派位中心为子女办理「统一派位」选校手续时需要填写《选择学校表格》。

《选择学校表格》分为:
1. 不受学校网限制的学校选择
家长可以选择所属校网以外最多三所学校,并按照选校意愿顺序填写。
2. 按学校网的学校选择
家长只能填写不多于 30 所所属校网内的小学。

家长可以在甲部和乙部重复选填所属学校网的学校,但切勿在同一部分重复同一学校选择,重复选项并不会增加入读的机会。另外,若所属校网只有 20 间学校,家长可以于《选校手册》内留意是否有向其他校网跨网借调学校。

学位的分配会根据家长选校的先后次序,并按电脑派位程序进行。电脑会首先处理甲部不受学校网限制的学校选择,然后才会处理乙部按学校网的学校选择。在甲部成功获分配学位的学生不会再经乙部获分配学位,如学生在甲部的所有学校选择经审阅后仍未获分配学位,他们便会自动进入乙部获分配学位。

家长需要留意,「统一派位」机制以让所有申请人均获分派一个学位为首要原则,因此若所选的所有学校均无法提供学位时,系统便会分派一个没有选择,同时有剩余学位的小学,因此家长最好将校网内所有学校的排序好好安排。

「统一派位」结果将于6月7日至8日透过邮寄方式或电话短讯形式通知家长,家长须在指定期间前往获派的小学为子女办理注册手续。

3. 注意事项

同一家长如有超过一名子女同时参加同一派位,而希望他们能获派同一学校,该家长必须在子女的「选择学校表格」内填上完全相同的选择(如:选校数目、次序等)。

家长为子女选择小学时,应该先了解子女的特质、性格、能力和兴趣,并考虑学校的办学团体、历史、位处地区、宗教等不同因素。

若家长希望子女就读直资小学、私立小学或英基学校协会属下小学,可直接向该些学校申请。凡已接受直资小学小一学位的学童,将不能透过小一入学统筹办法获派官立或资助小一学位。如他/她已透过小一入学统筹办学法获派学位,该学位亦会被取消。直资小学会要求接受其小一学位的学生家长签署保证书,以确保他们清楚明白上述的安排。

教育局会在有需要时查核申请表内所提供资料的真确性,亦可能会要求家长/监护人提供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如其他住址证明文件),或作出宣誓,以资证明。如有需要,教育局亦可能会进行家访。

4. 重要日程

2月4日至5日
未获「自行分配学位」录取及参加「统一派位」的学童之家长前往统一派位中心,为子女办理选择学校手续,以便统一派位。

6月7日至8日
统一派位结果透过邮递或电话短讯方式通知家长,家长须于指定期间前往获派的小学为子女办理注册手续。

6月13日至14日
家长需要在6月13日或14日的指定时段,到获派学校办理注册手续。如果家长未能于上述指定日期办理注册手续,可于6月15日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

以上日期有机会受天气影响或其他因素而延期,家长需留意教育局的宣布。如有任何查询,可浏览教育局网站(http://www.edb.gov.hk),或亲自联络教育局学位分配组:
地址:九龙观塘伟业街223号宏利金融中心2楼2室
电话:2832 7700/2832 7740

升小疑问多?
精准策略 厘清疑难!

子女由幼稚园升读小学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为父母当然希望为子女挑选一间最为合适的学校,让孩子得到适切的教育。尽管2023-2024年度的小一「自行分配学位」阶段结束,不少学童仍需要通过「统一派位」阶段选择学校。面对大量的入学资讯,新手家长难免无所适从。教育传媒特别整合升小策略,帮助家长解构各种疑难。

1. 务实填表策略,自制安全网

在「统一派位」制度下,没有保证获派心仪学校的必胜法,然而只要配合适当的填表策略,仍可以大大提升入读心仪学校的机会。一般建议家长填写最心仪的学校为第一志愿,可能同时亦为较受欢迎的学校。至于填写第二及第三志愿,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心仪」问题,更涉及「热门」问题,家长应该在心仪列表中选出「次热门」的学校。在第四、第五志愿则可以填写不太热门的学校,才能增加成功派位的机会率。大部分家长在这个自制的安全网下,获派五个志愿内的学校。所以建议不需要过于进取,把热门学校全都放在头五个选择之中。

2. 拟定心仪学校列表,了解学校理念

在拟定心仪学校列表时,建议家长透过参加学校开放日或线上虚拟参观,了解学校的特色。透过和教师、同学的交谈,亲身体验学校的文化和教学气氛,深入了解心仪学校。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大致了解该校课程内容及活动。但需要留意部分网络平台或网络媒体的资料可能会有所偏颇,以第一手资料最为稳妥。另外,家长可以留意学生放学的情形,通过观察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离开学校的行为,大致掌握该校校风。

3. 了解特质配对合适学校

每位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亦是如此。家长需要选择的不是一所各方面表现都要最好的学校,而是一所能够发挥子女专长、引起学习动机的学校。每所学校均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家长为子女选择学校时,应该多站在子女的角度,配对合适他们身心发展成长及学习的学校。在适合的教育环境下,子女才可以全面成长。即使最终入读的并非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亦不应让个人喜好影响子女的学习和校园生活。

升小转变大,为小学学习生涯做好准备!

小学统一派位将于6月上旬公布结果,不少家长担忧子女无法好好适应和衔接即将到来的小学课程。事实上,小学的校园面积、设施、人数远较幼稚园庞大和复杂;上课模式的转变也是小一新生的压力源头。因此家长必须了解幼稚园和小学的不同之处,再根据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状况,逐步调适,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涯做好准备。

幼稚园、小学不同之处对照表

  幼稚园 小学
校园环境

.校舍较小
.玩具、游戏设施较多
.每班人数较少

.校舍较大,有多个楼层
.传统课室,有多个活动
.每班人数较多
学习模式 .上课时间短
.主题教学
.以游戏、活动形式授课
.功课较少或没有家课
.上课时间长
.分科上课
.形式规范和秩序化,以讲学形式授课
.功课较多,有默书、测验、考试等课业
校园生活 .年纪年龄差距较小
.面对老师的人数较少,易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照顾
.较少约束
.年纪年龄差距较大
.老师人数明显较多,需要花时间认识,而得到较少关注和照顾
.需遵守校规、上课时间表,有具体制度和秩序

小一适应措施,学校是重要角色

由于幼稚园和小学的学习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教育局早于2001年公布《帮助小一学生适应新的学校生活》指引,建议学校应为小一学生安排适应新生活期,让他们由一个自由、舒缓的环境过渡到较严谨和有规划的学校生活,亦可安排有关活动以帮助学生适应过渡转变,包括:

.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应付小量及简单的家课至适量及多类型的家课
.由综合为主的学习至分科为主的学习
.面对一个较规划化的日程
.逐渐熟习学生手册的记录、校规和校训、上课时间、小息和午膳的安排、个人生活的处理、收拾书包、课本/学习套和练习簿的应用,以及周会时间和其他课外活动的安排。
.按部就班地掌握和适应一些全新的学习经验及评估方式,包括温习、默书、测验、考试、串写英文字和句子等。

調整升小策略 男孩女孩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