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校抉择FAQ:重学术VS愉快型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Happy School 选校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 冯雅诗校长「相信好多爸妈都有『拣学术定拣Happy School好』的疑难。今年轮到我为小孩选校,原来真的很难做抉择。一旦选错,孩子便会错过合适的学校,不但耽误成绩,更会影响孩子的上学心情。
孩子够分升读不错的地区小学,但学校偏重学术方面。作为家长实在不想小孩入读「催谷型」小学,却又希望孩子可以达到较高的英语水平,学习进度能顺利衔接小学,日后适应期可以轻松渡过,而不会因程度落差太大而信心受创。
各位爸妈,你们又会如何选择?」
无论是幼稚园、小学抑或中学,每次面对选校,心仪学校是否「Happy School」属于家长热门考虑的议题。有家长在讨论区中表示:小朋友就读的PN班,各方面均十分理想,读得开心,唯担心Happy School的幼稚园课程偏浅,害怕升小后,在学业上难追上进度。保良局李城璧中学冯雅诗校长坦言,只要家长了解子女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加以补足,所有学生均能在愉快学习中成长。
「主观」标签 并非标准答案
保良局李城璧中学冯雅诗校长笑言,其实香港多数学校都能让学生「愉快学习」。教育工作者除了教授学生学术知识外,更十分着重全人教育,希望孩子透过同侪之间的群体生活,学习互相尊重、共融互助等价值观,塑造善良品格。「Happy School」、「学术型」等评语,只是坊间对学校的标签。冯校长补充:「大部份标签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口碑,当中包含了很多个人主观情感。例如孩子在传统学习模式下适应良好,家长便会认同学校的教学理念,相反当孩子不适应教学进度或成绩欠佳时,家长便认定学校过于着重催谷子女,只顾追赶分数而忽略孩子的学习需要。鉴于每位学生的背景、学习情况都有不同,家长可以适当地参考相关的意见,但不宜盲目尽信。」
亲身考察 留意测考形式
冯校长提醒家长,要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不应一边为子女选择「Happy School」,同时又要求孩子完成极高标准的学术成就。家长可多加留意心仪学校的教学团队以及学与教的政策,尤其幼稚园和小学的学科内容相对简单,相比起教授课堂内容,更重要的是老师是否懂得营造愉快的学习气氛,成功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有利他们将来的学习。
另外,冯校长建议家长注意校舍特色和校址,并在情况许可下,多参加心仪学校的讲座,借此了解学校的政策和教育理念。「最简单便是在放学时间亲自到学校附近观察,透过学生的表情反应,大约知道该学校的学术氛围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另外,家长亦可留意学校设有多少统测和统考,从中了解学校以哪种方式评核学生。传统学校一般是两测两考,让学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便作温习,有家长则会倾向选读一测两考的学校,让测考压力不会过于凝聚,当中并无单一标准。
家长自制 愉快学习模式
家长在选校时难免会受名牌效应影响,甚至会让子女以升读名校为最终目标。唯冯校长认为,与其拼命追赶名校,倒不如选择更能让孩子发挥的学校︰「若花尽心机,却每次在考试中「包尾」,将大大打击孩子的学习意欲,相反如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更容易建立他们的自信,引起他们的学习动机。」此外,冯校长亦强调,家庭教育绝对可以跟学校互补不足,达至平衡:「若果学校课业或测考压力太大,家长应自我调节心态,子女成绩纵然未如理想,亦可对他们宽容一点。若然情况相反,校内默书或测考较少时,家长则可以在家中为子女复习,作为补足。」冯校长建议家长,尽量提供正面积极的学习气氛,不要拿子女和他人比较,因为孩子年纪尚幼,未必有足够的抗压能力面对父母的批评。身为家长应尽可能鼓励孩子,建立孩子对于学习的愉快印象。
松弛有度 认清压力来源
「不时看见幼稚园会展出一些绘画,一看却知并非出自小孩子的手笔,而是家长代为完成的作业。」冯校长指出,有时催谷孩子的,并非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长本身。家长的重任除了为孩子「选校」外,亦应学习如何放手,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学业负责,并信任学校,与老师持续交流沟通,给予孩子从经验中学习的机会,便能把自律和自我要求内化,掌握学习技巧和自学能力。
家长若想选择学术气氛较重的学校,便必须留意孩子的性格和学习能力。以升中选校为例,如果孩子自律性高,英文底子又不错,家长当然可以为子女选择报读英文中学,但若孩子兴趣和能力都在学术以外的活动上,家长便不应该盲目追求「英中」名牌。值得留意的是,竞争也可以是良性,适当的压力亦能有助发掘出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竞争之中持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