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的恐惧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升幼稚园攻略 区邓爱丽 离家的恐惧 学前预备 幼儿训练

晚上, 莹莹正在洗澡,妈妈问她:「今天首次上幼稚园,感觉如何?」「很多小朋友都哭了」,「那妳呢?」妈妈问。「我当时没有哭」,莹莹说时,一把抱着妈妈,哭了。「乖乖,妳真勇敢!」母亲轻柔地鼓励她。

其实,孩子需要踏出家门,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作为父母应要帮助他/她,首先要了解幼儿的依附行为,然后开解他/ 她的心结,剔除恐惧,增强信心,让他/ 她明白每个孩子都会上学去,让恐惧渐渐变成期盼!

两岁儿的依附行为

依附行为指婴儿与照顾者(例如:妈妈和褓姆)间的感情连结。婴儿会主动亲近照顾自己的人,若要分离,会感到焦虑。当再见面时,会显得雀跃,并留心注意照顾者的动作行为,不愿分开。孩子的依附表现包括﹕
• 遇见陌生人会往父母的怀里躲,若要勉强她/ 他,就哭了。
• 觉得难受,会向父母寻求慰藉,才再去探索。
• 与陌生人相处,会低头不语,显得害怕退缩。
• 与父母短暂分离后,再见时能展现迎接的笑容等行为。

尽管两岁幼儿未接受正规教育,他们可做到的事情并不少,家长可尝试让他们独立处理事情,避免孩子过于依赖﹕

  1. 能依从吩咐,如取积木给妈妈
  2. 能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
  3. 会指出一些已学过图片的名称
  4. 能模仿横向排列积木,能配对基本形状、颜色
  5. 明白两段式指令,例如﹕「放苹果在这里」、拍手摸鼻
  6. 说出短句,例如:「饮橙汁」、「妈妈切苹果」

训练孩子有「等待喜悦」(deferred satisfaction) 的机会和习惯

在幼儿开始认人时,让他/ 她习惯父母的短暂离去。如孩子嚎哭不已,也不要难舍难离。因为他/ 她知道哭可留着你,下一回就哭得更凄凉了!

每次离开他/ 她时间可短可长,刚开始时,时间可短至十多分钟,渐次增长。重逢时,轻抚、安慰他/ 她,与他/ 她玩耍,让孩子感受到小别后的大乐趣,学会「等待」的喜悦。

训练孩子上学去

  • 认识每天都要上学的孩子(如家中的哥哥姊姊、邻居等),和他们说再见,或看见他们回家。
  • 参加幼儿游戏班(Play Group),让多接触其他年纪相若的小孩,明白短暂离开家里也是乐事。
  • 经常到附近幼儿园,让孩子看见小朋友上学放学的情形。
  • 在家中摹拟上学的情境,与孩子进行假想游戏。

尽管成年人离家时仍会感到不舍,但他们心智和思维都发展成熟,社交能力较强,容易适应新环境;相较之下,家对幼儿来说是唯一的依靠,面对分离时会变得焦虑,作为父母须了解幼儿与成人的差异,再逐步训练和鼓励孩子,释除恐惧,愉快上学。

区邓爱丽 女士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幼儿教育文凭、西澳洲伊廸科文大学教育学学士、香港大学教育学硕士(主修教育心理)前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局督学暨课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