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推动体育发展 促进学界协同效应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专业28期 洪楚英校长 救世军卜维廉中学 财政预算案

政府锐意推动香港体育发展,并成立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担当统筹、推动和发展的角色。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到,政府会与体育界、学校及其他界别携手合作,推广「城市运动」。若要行之有效地推动体育发展,可建基于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专业化及产业化上,「五化」等同奥运五环,环环紧扣。当中普及化更是基础所在,而精英、盛事、专业和产业(四化)必须同时同步配合推行,才能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

体育普及化由学界开展的原因不言而喻,要达至扩大运动人口,必须由学童时期开始培养。体育课正正是普及化的基础,为学童提供稳定的运动时间,才能真正提升校园体育氛围。而体育校队的训练和学界比赛的参与,则是精英化的「青苗」。政府当局亦需要从政策和支援层面上协调,学校才能予以配合,以免活动重叠或重复,浪费资源,确保师生不会只为应付,导致疲于奔命,而产生体育怠倦(Burnout),对推动体育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培养学界精英 举办体育盛事

香港体育学院在提升体育精英化方面,尽了很大努力和有一定成就。各体育总会在推动专项体育发展上也不遗余力。全港学界体育比赛在某程度上也是香港年青运动员走向精英的台阶。在盛事化方面,政府优化「M」品牌计划,鼓励更多团体在香港举办大型国际体育活动。香港学界体育联会亦主办埠际、大湾区、亚洲等学界比赛,正朝着学界体育节的盛事化方向发展。香港随着启德和白石体育园的落成,更能提供多元化及符合国际标准的场地,推广全民运动,支援学界体育发展,让本地运动员有更多机会在香港作赛,同时提升香港的体育形象。

激发全民参与 完善体育配套

至于体育的专业化,则需要靠体育界别及相关持份者在其专业范畴上不断完善、追求卓越,才能令香港体育发展更趋专业化。最后,运动产业化方面,诚如香港浸会大学刘永松教授所言,运动产业化有三个重点:体育能以专业化提升运动成绩,引发群众参与,达致普及化;加强体育职业配套,推动运动发展成为终身事业,培养专业教练,吸纳更多年青人参与;推动运动科技的软硬件发展,也有助体育产业化。

总括而言,学校配合政府的政策进行规划,必定有助学童的体育发展。以我校为例,通过参与开放学校体育设施计划,释放体育场地和设施,协助学界体育发展;以政府积极推动的「城市运动」作为学校课外活动的常规项目;成立地区单车训练中心,邀请香港奥运得奖运动员到校,推广单车运动,成功发挥提振作用。因此学校借着与不同体育总会与企业合作,必定能加强学校的体育发展。

洪楚英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