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2 学年 幼稚园K1选校入学全攻略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升幼稚园攻略 K1选校 申请幼稚园 幼稚园入学注册证

  一年一度的选校季又开始,幼稚园已在今年9月开始招生。面对大量学校资讯:选校、申请手续、入学等,家长们更要按部就班,同时多加留意孩子的能力和个性,为目标做好准备,让孩子的未来人生路奠下基石。


幼稚园入学注册证

  于 2020/21 学年起,教育局现行的「学券计划」将修改为「幼稚园入学注册证」作为 K1 注册文件。持有注册证者才能入读全港超过 700 间获教育局幼稚园教育计划资助的 K1 至 K3 本地课程幼稚园。持「注册证」的学童可接受免费或学费低廉的半日、全日或长全日课程。

申请资格

1.必须为香港居民,并拥有香港居留权、入境权或不附带任何逗留条件(逗留期限除外)的有效香港居留许可;

2.必须于 2018 年 12 月 31 日或以前出生;

3.若儿童不合乎资格申请「幼稚园入学注册证」,教育局会为其发出「入学许可书」。持「许可证」的儿童亦可注册入读参加「计划」的幼稚园,惟家长须按注册入读的幼稚园的收费证明书缴付未扣减「计划」资助前的全额学费。

有关报读幼稚园之日程表与须知,详情以教育局网站(www.edb.gov.hk)公告为准。

 

多方考虑为孩子拣选最贴合学校

    不少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平步青云,一帆风顺。因此,作为铺垫人生路的第一步,选择一间合适的幼稚园便显得十分重要。事实上,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不同发展范畴,而家长在为孩子报读幼稚园时,应考虑孩子的个性特质,同时全面了解学校的课程、理念、教学模式等,不宜执著名牌学校效应,避免对子女造成无形压力

1.课程程度
   幼稚园课程各有不同,有深浅差异,亦可能因教学模式差异而有不同课程侧重点。家长可善用学校网站及开放日,把握机会了解学校课程,同时衡量孩子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课程。而且,现时也有幼稚园采用国际课程,如选择这类课程,家长就需考虑日后如何衔接小学。

2.学校距离
   年幼孩子每天上学,对精神和体力是一大挑战。假如每天仍要舟车劳顿,孩子不仅会精神不济,更可能会减低学习成效和上学意欲。因此,学校地点不宜与居住地方相距太远。

3.教学模式
   每所幼稚园的教学模式各异,大致可分为传统教学和 "Happy School",前者以学科知识为重;后者则通常注重体艺发展、倾向从游戏中学习。两者各有优劣,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选择有助个人发展的教学模式。

4.办学理念
   不同家庭都有不同教育方向,幼稚园亦同样如是,所以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应先了解其办学理念是否相配合,以免出现孩子面对家中和学校的不同准则与要求而无所适从的情况。此外,如家长有宗教信仰,可为孩子报读相应宗教背景的幼稚园,以营造理念一致的成长环境。

5.校园团队质素
   家长应通过开放日、教学体验等机会,先行了解心仪幼稚园的教师质素,例如认可资格、教学经验及态度等,同时多与教师沟通,了解教育理念。

6.校园环境配套
   在了解学校时,家长可留意校园环境和配套,如课室数量、户外或室内操场、活动室等,确保孩子可作多元发展。其次,家长亦可留意周边环境设施,如社区中心、活动中心等,以便配合课堂学习,为孩子安排课外活动。

7.家庭经济
   全港有超过七成幼稚园参与免费幼稚园教育计划,家长应先留意心仪学校有没有参加,以衡量及预计家庭支出。若心仪学校没有参加计划,就需要评估家庭经济条件是否许可。

8.衔接小学
   部分幼稚园设有衔接直资或私立小学及中学,如家长属意此类学校,可为孩子报读,以便安排日后升学。然而,现时大多直资或私立小学都不限于取录附属幼稚园的学生,家长应著眼幼稚园与子女的配合度。

 

三招重拾学生上学期待感

   在疫情期间,全城在家防疫,校园生活亦被逼暂停。不少家长都担心孩子要重新适应上学生活。此时,家长便要及早为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增强孩子对上学的期待感。

1. 缺乏安全感
   孩子长时间留在家中,多会因缺少了与其他人如同学、陌生人交流的机会而感到不熟悉,同时缺乏安全感。家长可在复课前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甚至邀请朋友到家玩耍,减低与人交流的陌生感。

2. 对上学感到陌生
   阔别校园大半年,孩子可能已经忘记了上课情景、气氛或应有规矩,继而对上学感到陌生。因此,家长可提早与孩子分享在学校上课的情况,如一同唱在课堂学习过的儿歌或童谣,也可一同收拾上课用品,同时预告快将与朋友见面,让孩子更期待复课日。

3.「分离焦虑」
   大半年来一直与家人朝夕相处,可能会出现不习惯与父母或照顾者分离而产生焦虑的情况。要消减这种焦虑,先要让孩子不用担心家长会在他上学时掉下他不顾,家长可在平日先尝试与孩子作短暂分离,并循序渐进,让孩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