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政府开拓收入来源 稳定幼稚园营运——专访教联会副主席林翠玲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校长专访 教联会副主席林翠玲 教育专业第20期 2021年施政报告 盼政府开拓收入来源 稳定幼稚园营运

  教联会副主席林翠玲作为幼稚园业界代表,她表示目前幼稚园正面临寒冬,因为过渡期津贴将停止发放,加上现时幼稚园收生困难,政府按学生人数为学校提供资助,但资助却不足以应付日常营运。林翠玲校长表示了解目前政府赤字严重,资源不足,难以要求政府提升资助额。她建议政府参考直资学校的做法,让幼稚园既能收取资助,又可收取学费,以解幼稚园燃眉之急。

检讨津贴规则 倡资助运用添弹性
  现时政府按学生人数为学校提供资助,参加计划的幼稚园可获得的基本半日制、全日制及长全日制单位资助额分别为每名学童每年 36,080 元、 46,900 元及 57,730 元。去年底,防疫抗疫基金向幼稚园提供一笔过津贴,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学校,因应类别(即半日制、全日制及长全日制)及规模,可获得 6 万元至 16 万元的津贴;非参加幼稚园教育计划的学校,一律可获 8 万元津贴。
  林校长坦言,资源看似丰富,但其实资源使用亦有其规则:「例如政府提供的基本资助额,其中六成必须支付幼师薪酬,另外四成支付其他营运开支。此举令幼稚园业界出现的怪现象是:营运开支捉襟见肘,幼师薪酬资助却有余额。若能打破不必要的规定,让学校灵活弹性调拨资源,已经能减少很多幼稚园的烦恼。」

参考直资营运 留住专业人才
  近年教育局先后推出「推广阅读津贴」及「购买国旗及可移动式旗杆津贴」,反应迅速,回应了政府施政方向。林校长认为局方可以再细心一点,站在业界角度着想:「早年已有民间慈善团体开始向幼稚园送赠国旗和旗杆,即使新开办的幼稚园落成,学校亦会自行购买国旗和旗杆,因此真正需要相关津贴的学校并不多。我希望教育局可以多换位思考,切身处地感我们所感,想我们所想,为我们幼稚园校长分忧。」
  林校长认为政府面对财政赤字亦是无奈之事,教育局表示难以提升每名学生的资助金额,只是业界确实左右支绌,只能无奈地见步行步:「有些幼稚园想留住富经验的教师,在薪酬上即使明知没有上调空间,但仍带着盼望,希望将来为好教师加薪,留住人才。」她认为,政府当初构思「幼稚园教育计划」,刻意不使用「免费」二字,因为有些学校的租金需要家长共同承担,全日或长全日的幼儿服务需要缴交相应学费。
  林校长指有家长知道学校的困境,坦言不介意交学费以解学校财政紧绌的情况。她建议政府参考直资学校的营运方式,让幼稚园既收取政府资助,同时亦收取较相宜的学费,以解幼稚园燃眉之急: 「政府是否可以大开方便之门,让我们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