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
疫情中的学与教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网上教育 网上学科学习 网上生命教育 停课不停学 疫情中学习 提升学习效能 学校定位 学习新常态 疫情中学校对策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社会生态、世界状况均产生了巨变。这些变化是好是坏,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在乎我们的心态。这是最坏的年代,也可能是最好的年代。因应疫情学校停课四个多月,6月8日小学高年级复课,过了二十多天,香港疫情进入第三波,7月10日教育局宣布提早放暑假,9月1日家中开学,直至9月23日分阶段复课。有些人认为这段时间对学生而言,特别是低年级及缺少家长照顾的学生,缺少很多学习时间,学习进度跟不上;亦有人认为,停课期间提供了时间与空间,学生能真正学习如何生活,尝试煮饭、自律、自理,正是最丰富的学习阶段,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学习」两字。

 

双轨并行网上教育

为了令学习持续,学校提供双轨并行的网上教育,一方面是学科学习,另一方面是生命教育,老师们都尽最大的努力透过网上系统,让学生停课不停学。

网上学科学习:为了达致「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学校安排了多元化的学习材料,包括:「❶ 科本学习材料」、「❷ STAR 网上学习材料」、「❸ 网上阅读」及「❹自学计划」),透过eClass 学习平台发放,让学生进行自学及温习。除了网上学习材料外,中、英、数、常、体育及图书科老师,每星期亦会透过ZOOM 即时通讯软件,为各级学生安排网上课堂,与学生即时互动交流及解答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难。

网上生命教育:举办多元化的生命培育活动及班级经营计划,期望同学在停课期间既能保持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亦能培养宗教及灵育的生命素质,亦有邀请社会各界嘉宾,与学生以网上论坛的形式进行对话及交流,透过多方面的活动及计划照顾学生的心灵需要,并促进其生命成长。除了关顾学生及家长的生命成长外,学校期望能透过教育,向社会发放正面积极的防疫资讯及关爱团结的生命讯息。

 

学习新常态延伸反思

这些特殊情况下的特别安排,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学习新常态,让我们重新思考何谓学习。未来的学习是无所不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能个性化的学习。学校在疫情中需重新思考三个问题:

(一)甚么是学习?

(二)如何使学习更见效能、更个性化?

(三)学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角色是甚么?

首先要思考甚么是学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6 年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Learning to know(学会学习);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做人),当中也提及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的范围宽广,学生不再是接受单向知识灌输,而是应该主动地去学习怎样学习,怎样待人处事,目的是达致全人发展。故此在过去停课的日子,正是一个适切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实践如何从不同途径寻找学习材料,如何与别人合作。

第二个重新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习更见效能、更个性化?科技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否会使学习更加有效能呢?在这停课期间,因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学生的自律性,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学生、教师对科技的掌握程度皆影响著学习的成效,但大众似乎有个比较一致的看法,网上的实时教学和实体的教学应该可互补不足,互相配合,使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亦是将来一个可持续发展及探究的教育方向。学生可以更加善用科技于学习中,从中寻找更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因应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与内容进行学习。学校实体教学让学生获得比较一致性标准的科本内容,而网上的学习,则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第三个重新思考的问题是,学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角色是甚么?我们如何为学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功能重新定位?在此次停课期间,让学生重新认识到学校最珍贵之处,在于不限于传授知识,而是让人与人之间有直接交流、互相关爱、互相合作,提升思想深度及全人素质的地方。

 

此次疫情,从另一角度也可说是一段值得珍重的时光,许多大家以前不留意的事情,现在可以静下来,让我们反思、修正,寻找并珍惜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