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X 创科 引领未来 掌握专业 激活发展动能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香港理工大学 工业 系统工程 教育专业29期香港政府近年致力推动「再工业化」,聚焦以物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产工序等范畴为基础,糅合创新科技及「工业4.0」,提升香港竞争力。当中需要大量技术专才从事相关工作,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选择及流动机会。因此,不少学校皆举办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创科及工业的认知,让他们及早对升学、职涯发展作好准备。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李力恒博士表示,随着北部都会区的大力发展,推动创新科技及先进工业,将带来庞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同学必须及早装备自己,了解不同行业及升学选择,以待日后发挥所长。
理论与实践并重 打造工商业人才库
工业及创科发展迅速,改变了个人及企业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方式。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紧贴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引进新思维,校内设置多个专业工程实验室,如「信息物理系统实验室」、「伍达伦数码工厂」等,并引入全港唯一一部超材料三维打印机「Nano Scribe」,结合多元技术研发,推动业界创新发展。此外,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并重,除教导学生掌握专业的工业与系统工程知识外,亦强调培养市场营销意识,令同学能掌握及应用创新科技,了解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毕业生深受业界欢迎,学系更成为本港企业的工商业人才库。
李力恒博士作为工业及系统工程学出身的人,认为修读该学系能够提升高阶思维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对行业及市场的触觉,具备制定发展方案的能力,并以自身举例实证。「过去,我和团队发现中学生较难理解地理知识,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未能立体呈现山势,导致同学的三维应用能力较薄弱。于是,我们运用扩增实境技术,清晰立体地呈现山势,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印象。」当中体现及实践了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所提倡「发现及解决问题」的理念,从发现问题、收集数据、整合资源开始着手,最后通过解决方案,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业及系统工程学造就了跨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组合课程:灵活实用、培养专才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因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渴求,为了全面装备学生,特意推出组合课程,包括产品及工业工程(荣誉)工学士组合课程、物流及企业工程(荣誉)理学士组合课程,增加教学灵活性,两个组合课程均受专业机构认可,有利毕业生继续进修或就业。学生在首两年能够先修读组合课程,发掘志趣,待二年级下学期才选择合适的主修科目。崔智邦博士指出:「学系亦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交流及奖学金机会,令学生能应用学科知识,丰富工作经验。同时,为了提升同学的专业技能,得到国际专业认证,学系更会协助及资助学生考取工程相关专业证书,让其在职场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专业人才,以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和创造优势。」
善用学科优势 引领多元出路
香港推动「再工业化」需要优秀技术及管理人才,当中涉及多项先进工程技术及管理思维。而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如工业、科技及市场学等,并结合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智能生产等崭新范畴。钟世豪博士表示:「学系的组合课程虽涉及数理及技术知识,但不论文理科生,只要同学拥有热诚,导师将会在四年里,为他们建立现代化物流工程及企业管理等专业技能。同时,学院积极回应创科发展,增设崭新学科,如人工智能与物流自动化等,令学生深化创新科技的应用。学系亦提供师友计划,让同学及早接触不同业界的校友及管理层,助其投身国际企业。」
李嘉敏博士补充:「学院近年收到各类大型企业的咨询,他们普遍认为对比单一的工科或商科人才,拥有科技触觉兼具工程知识的商业管理人才,更能配合未来智慧型经济发展,并能将新技术及新思维引进企业。因此,学系的毕业生能紧贴职场需要,拥有多元出路。除了投身工程界外,亦能到会计师行或银行体系从事系统分析工作,协助公司提升用户体验。过去,有毕业生活用学科专业优势,结合科技与商业,根据顾客消费模式,经过大数据分析,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 AR 眼镜,为公司控制成本、占据市场份额,带来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