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城市树木启发生命教育 冀全民担任树木监察员 共享绿色城市

文: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第19期 香港教育大学 香港教育大学创新项目巡礼 科技.教育.知识转移 课程与教学学系和社会科学系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树之门 教大学术及首席副校长李子建教授 社会科学系研究讲座教授 ( 地理及环境科 学 ) 詹志勇教授 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邹倩贤博士 树木保育—推广生命教育与科学普及 推广生命教育与科学普及 树木保育

  2018 年超强台风「山竹」吹袭香港时,大量树木受到破坏,对生态环境及市民生活均造成极大影响。然而这亦成为一个契机,让大众以生命教育角度出发反思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李子建教授和社会科学系詹志勇教授和邹倩贤博士为探讨城市植林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团队研发出 Tree Portal「树之门」流动应用程式,希望透过普及科学,提高市民对树木科学的认知,从而学会珍惜大自然,达至生命教育。

推广生命教育与科学普及计划,期望能于三方面得以推展,包括知识、记录和教育。
树的知识:树木知识资料库,加强基本训练和知识基础;
树的记录:提供树木的登记册,方便记录生长及报告树木问题;
树的教育:提供专家的文章、影片分析,加强对树的了解。

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植林为城市带来绿化、健康、清凉、洁净的环境,更能有效缓减气候变化。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开展「树木保育—推广生命教育与科学普及」知识转移项目,为香港的绿化及再绿化作出贡献。项目团队由两位首席研究员领导,分别为身兼教大学术及首席副校长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区域教育发展与终身学习教席的李子建教授,以及社会科学系研究讲座教授 ( 地理及环境科学 ) 詹志勇教授。团队成员则包括联席研究员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邹倩贤博士、社会科学系、科学与环境学系、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的研究人员,并由教大教学科技中心、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及教大学生大使提供协助。
  李教授说:「近年受极端气候影响,超强台风的形成严重破坏地球绿化景观。为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目标,此计划非常重视城市森林及树木保育,鼓励市民携手参与,认识城市树木及了解人类与大自然间的互动,由自然环境角度出发,加强推动生命教育。」因此「树之门」流动应用程式应运而生,协助初学者学习以目测评估树木并有系统地检查树木的状况。

建立树木知识资料库 实践普及科学
  詹教授整合了一百种香港最常见的树木结构或健康问题,邀请学生艺术家将这一百种树木情况绘画出来,方便监察员辨认。詹教授指出:「相片包含的资讯太多,不利学习。绘画能集中树木状况,再配以简单文字指出重点,使监察员能快速辨识树木情形。」这些资料可于「树之门」流动应用程式查看。
  由教大开发的「树之门」流动应用程式有助市民及学生学习目测树木作出评估,程式并可记录及上传树木评估的结果及图片。参加者能成为具备相关知识的树木监察员,协助政府及其他机构监察树木的健康状态和性能。计划团队将会分析由市民及学生提交的数据并综合成报告,分享予有关当局、社区、及国际间的研究员及专业人士。
  另外,教大所开展的「目视树木评估入门课程」,采用「公民科学形式」(Citizen Science Approach),以简明语言及大量附有注解的绘图,期望能普及树木知识。学生亦可于课堂内配合应用程式,能有效分辨有问题的树木。课程除了理论知识,亦包含实地调查,让学生深化知识。完成课堂后,詹教授将学生的报告和专业的树木专家报告作比对,发现准确率达八成。「可见即使树木科学这类较专门的科学知识,只要使用简明而精准的语言和大量附有注解的图像,一般受过基础教育的公民也可以理解、学习、应用,从而达至科学普及化。」詹教授说。

推行知识转移 引入至中小学
  树木保育计划除了在大学展开入门课程外,更引入至中小学,采用「生命教育形式」(Life Education Approach) 连系城市树木、生活转变及个人成长,培养孩子爱护大自然及认识生命,并鼓励学生坚持参与、为社区及整个香港作出贡献。李教授指出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创造知识、转移知识,教大作为香港教师的摇篮,透过先培养教大学生,再让他们到其他中小学教授该校的老师和学生,达致 Train The Trainer 的效果,让知识得以广传。完成课程后,中学生可以在指引下详细完成树木评估,而小学生年纪还小,难以短时间内吸收全部树知识,团队亦会为学生分组,以小组形式分别集中评估树木的不同部分。
  在实地观察时,学生可以直接对应树木的问题,在程式上记录和拍下照片,然后将资料上传至伺服器,所收集的数据会由专业团队分析,作日后参考之用。李教授认为,未来「树之门」的用家都身兼树木监察员,协助测量树木的健康状态。他说︰「我们团队亦会分析用家所提交的报告和数据,将有风险的树木报告传送给政府相关部门跟进,减少树木倒塌风险。」

「目视树木评估入门课程」,采用「公民科学形式」(Citizen Science Approach),以简明语言及大量附有注解的绘图,期望能普及树木知识。

连系树木与市民 完善生命教育课题
  现时香港在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上并没有一个完整框架,很大程度上依赖学校自发开展。生命教育除了帮助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外,教导他们重视周遭万物的生命也是重要一环。大自然是生命教育最好的教材,生活在高密度的香港里,社会发展如何与树木平衡共存,素来是全球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是以透过认识树木,可以传达人与生态的课题,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关怀。
  李教授指出,如何让中小学认同树木教育的意义是一项挑战。他说:「生命教育从来都不是传统学科课程,因此大多学校基本上没有相关教学经验。」团队为参与学校提供校本化的课程设计,加入可持续发展、环境保育等元素,透过课程从小建立学生的公民意识,同时引导他们学习逆境自强的精神和珍惜感恩。「树木腐烂是因为真菌侵蚀,然而当树木足够强壮时,可以将真菌包围,防止扩散。我们所设计的生命教育课程亦希望传达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树之门」:https://tree.eduhk.hk

如有兴趣进行后续合作计划,请联络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
如有查询,欢迎致电 2948 27 7556 联络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