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贴地」教材套 有效塑造正向价值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方仲伦校长 教育专业22期 价值观教育 渗透式活动

价值观将主导学生日后整个人生的取向,至关重要。方仲伦校长强调,价值观需自小培养,否则待到高中、甚至即将投身社会时,再想改变学生根深蒂固的想法,将会吃力不讨好。最佳方法是从幼稚园、初小开始,家长、老师配合塑造孩子正向价值观,将能事半功倍。配合教育局指引,初小阶段开始已有不少教材套供学校选用,教材套课程的架构详细,理念及大方向亦相当清晰,惟在学校用作教学时,仍需收集更多前线实用经验,精益求精。方校长特别提供两大建议给教育工作者参考。

渗透式活动辅助 统整科组课时

首先,课时配合的重要性不用忽视。鉴于价值观教育并非独立科目,方校长认为以渗透式活动如课外活动、德育辅导等形式推广相关课程,属于无可避免,并且需规划、统合各科组的课时,以确保有足够的学习元素和空间供学生吸收。

不少学校本身设有德育课,并且透过历史科讨论文化议题,为语文课进行学习篇章选裁,较容易将价值观教育的理念灌输,相反延伸至数理科目便会较困难,需以周会、班会等形式辅助推广。

提升老师投入度 激发进修热诚

方校长特别提到了人才的重要:「一般科目实行专科专教,已可确保专科老师专注本科教学,维持教学专业水平。然而价值观教育的落实执行,却关乎到老师的具体性格。」到底老师只是按教材套的内容和指引完成教学,抑或积极进修,时刻配合生活化的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产出的教育成效将有巨大分别。方校长指出,教材套需要保持更新,贴近社会时事,如近期的冬奥热话,以此作为楔子带动学生讨论、学习。

他坦言,教育局对价值观教育的支援仍存有进步空间,支援形式可更多元化。他又提及教联会及一些NGO机构均为老师提供不少相关课程培训,当中涉及校长管理层面,须认清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继而积极推广,将能大大增加老师参与的程度,深化价值观教育的成效,而非流于表面。

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 方仲倫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