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高敏感儿童 亲子共行成长路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中华基督教会基慈小学 赵洁华校长 东华三院方树福堂幼稚园 高颕思校长 香港教育杂志59期 高敏感儿童

「高敏感儿童」比一般的儿童更容易被生活上的细节困扰,对部分家长而言,他们难以理解自己的小朋友为何会有如此奇怪的举动,误把子女标签成难教、胆小、不听话、顽皮等,令双方都饱受生活上的压力,产生出很多磨擦。因此,「高敏感」一词近年在父母圈子中获广泛讨论,如果子女天生为「高敏感儿童」,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教导并与子女相处;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又该如何解决?以下会探讨高敏感儿童的特征,并由中华基督教会基慈小学赵洁华校长及东华三院方树福堂幼稚园高颕思校长为大家分享,跟高敏感儿童生活上的亲子相处小贴士。

何谓「高敏感儿童」?

‧容易被强光、气味、叫声影响
‧特别注意身边的人的情绪反应
‧同理心特别强
‧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规矩
‧对细微的事反应可能很大
‧比较注意细节

家长们很多时候会留意到,有些小孩子天生特别具有较敏锐的感觉,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令情绪反应变得波动。其实,「高敏感儿童」(Highly Sensitive Child, HSC)一词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依莲‧艾融(Dr. Elaine Aron)提出的,基本特征包括:

如果小孩子拥有以上特征,很有可能被归类为「高敏感儿童」。年幼的儿童未必懂得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或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有时会令人觉得他们不合群、容易哭闹、难以沟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往往令家长无法适从,继而造成生活上相处的阻碍,影响亲子关系。

教导子女掌控焦虑 建立自信正面态度

高敏感儿童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并非由生活或教育上造成,不需要接受医学上的治疗。虽然他们更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儿童容易生病,即使日后长大成人,这些高敏感的特质也不会改变。但是,在成长过程中,高敏感儿童却经常因得不到身边的人了解而被视为异类,令他们感到苦恼。

值得注意的是,每位高敏感儿童对于敏感的事物并不一样,如声音、气味、颜色、环境等,所产生的反应亦因人而异,需有赖家长细心观察。家长不应采用责骂的方式,而应先了解到底什么事物会令小朋友产生高敏感现象,尽量舒缓子女的情绪,例如引领他们进行深呼吸,或带子女离开产生焦虑的事物,再教导他们掌控自己的情绪及行为,有助孩子累积成功经验,从而建立自信正面的态度。如此一来,日后子女再出现高敏感反应时,便较容易找到适切对应方式。

理解情绪触发点 从群体中学习社交

高敏感儿童的其中一项特质是情绪上较易出现波动,而且表达方式往往较为激烈。中华基督教会基慈小学赵洁华校长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是家庭结构的转变。「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现今家庭组合的主流,作为家庭中唯一的孩子,长期生活在大人的世界里,容易导致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独生子女,家长或长辈少不免会作出迁就。只要子女一有任何情绪反应时,家长便立刻作出回应,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认为这种情绪表达方式能被接受,形成他们看似自我中心、不善社交的性格。

「我理解部分家长疼爱子女的心,为减少子女在公众场所的过激反应,倾向立刻回应他们的需求,然而家长应该在观察子女行为背后的动机及原因,并于他们冷静下来后,一起进行理性的讨论。毕竟当孩子长大后,需要学会与其他同辈相处,没有理所当然的迁就时,种种不恰当的情绪表达,便会造成社交障碍。」赵校长指出,家长与学校可以携手合作以对症下药,避免造成孩子情绪崩溃的情况。「例如当家长发现高敏感子女在放完长假回校时,情绪会有所起伏,可以向校方反映,我们便能够向孩子预告将会安排的活动,以建立他们对于上学的期待感,减少他们的不安情绪。」

耐心倾听 引导思考正确应对

在理解高敏感儿童的情绪后,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如何恰当地排解及表达,赵校长认为游戏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学生对于需要上台表现出过度担忧时,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预演的游戏,设想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宣泄他们的焦虑情绪。如此一来,在正式上台时,他们自然会更加从容。」

另外,高品质的陪伴对于高敏感儿童而言,同样有助他们过渡负面情绪,找回平静。「陪伴除了讲求时间的长短外,质量亦非常重要。很多家长自以为已经常陪伴子女,却在过程中一直追问他们的学术表现、交友状况,其实只会在无形中增添他们的压力。家长应该留意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里是否能够耐心倾听,让孩子完整、充分地发泄当天的负面情绪。」赵校长建议,家长可以说故事的形式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他们应对对的方法。

提前熟悉校园环境 为孩子寻找缓冲区

东华三院方树福堂幼稚园高颕思校长指出,高敏感儿童喜欢关注细节及周围的环境,对于不熟悉的环境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行为,例如会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又或是好奇地动来动去,即使在家长或老师提醒下停止,但过了不久还是会故态复萌。「而且由于全新环境中有太多不确定性,不管是声音、味道或是环境,当孩子一下子接受大量刺激,身体和精神便会因承受过重的负荷而疲倦,最后哭闹着要求『回家』,让家长误以为孩子不喜欢上学。」高敏感特质的儿童比一般孩子更关注周围环境,因此高校长提醒家长需要花点时间和耐心,引导他们适应校园生活,如在新生适应日当天与子女一同到校了解学校的环境及老师,以减低新环境为他们带来的刺激,并初步建立他们对环境的安全感。

高敏感儿童只需要有一个固定场所作为缓冲区,已经足以安抚他们的焦虑情绪。高校长建议:「学校可以预先开放课室,让家长与子女有充分的时间探索环境,自然能降低他们的高敏反应。另外,若孩子的情绪起伏较为严重,家长亦可以向校方反映,采用渐进的方式让孩子逐步适应上学,如一开始可以先让孩子到幼稚园校围待上30分钟,在固定的场所与班主任进行活动,在保障安全感的同时,促进独立发展。」由于高敏感儿童的思维活跃,即使在校午睡时亦难停下来休息,因此家长可以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枕巾回校,熟悉的气味及质感能够有效地平复他们的情绪。

注意「假高敏」 加强前庭觉发展

另外,高校长强调,疫情导致孩子的社交活动减少,窒碍前庭觉系统发展,亦有机会造成「假高敏」的现象。「前庭觉系统失调最常出现在肢体表现上,可以分为前庭觉迟钝及前庭觉敏感;前者可能随时随地在摇头晃脑、喜欢从高处跳下或乱冲乱撞等;后者只喜欢静态活动、强迫他们郁动时会有惊吓的情绪产生等。」

由于前庭觉系统失调的部分表现与高敏感的反应相似,因此不少家长也曾误会自己的孩子是高敏感一族。然而,前庭觉系统是透过内耳传达关于重力、平衡、空间及动作的讯息,因此前庭觉系统失调对于孩子的专注力、身体协调能力及认知发展,均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了给予儿童足够的前庭刺激,幼稚园提供不同的触感游戏,如沙池、种植区等,借着沙、泥土等天然物料的触感刺激他们的感官。除了依赖幼稚园提供感官游戏外,家长亦可带孩子到公园,以秋千、平衡木、跷跷板等进行前庭觉的练习游戏;在家中,家长也能活用家具,如抱着孩子在办公椅上慢慢地旋转等,透过日常生活训练孩子。

瞭解高敏感兒童 親子共行成長路

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趙潔華校長

東華三院方樹福堂幼稚園高頴思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