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让研究与社会接轨 知识转移办公室全面支援教育发展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知识转移总监 周卓辉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 知识转移办公室 教育与社会企业家基金计划

 

  香港教育大学于2016年升格为大学,除了教师培训外,更致力学术研究发展,在各个范畴里不间断地为教育界注入新力量。知识转移总监周卓辉博士分享,教大发展目标明确,致力成为亚太区于教育领域里最有影响力及前瞻性的学府,而知识转移办公室的成立,就是希望成为一道桥梁,让学术与社会接轨,共建教育界的创新力量。

推动研发教育科技 让研究实际贡献社会

  周博士介绍教大知识转移办公室肩负的角色及理念:「我们于2016年成立,最希望做到的是把大学的学术研究转化为社会应用。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引入科技界的伙伴,结合大数据、云端运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把教育研究成果转化成教育科技产品及服务,并推出社会。这不单令研究紧贴时代发展,也让研究团队的工作发挥实际作用,亦带动教育的多元发展,让更多学子受惠。」

  周博士坦言,教大研究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拥有一定优势。但对普罗大众来说,很难自行于复杂的论述中找到灵感。他笑着举例,一位专攻特殊教育的教授绝对有能力掌握自闭症的成因、行为特征、数据等,于大量的资料理论里,整合出宏观的框架及视野。但来到实践层面,传统的学术研究也许就此停步。周博士深信透过知识转移,学术成果可以走得更远。「我们促进大学与不同公司及机构合作,结合理论与实践,一步一步由学术走到应用科研,再转化为社会上的崭新服务和产品。」

知識轉移總監 周卓輝博士
知识转移总监
周卓辉博士

 

知識轉移辦公室成員合照
知识转移办公室成员合照

教育与社会企业家基金计划 带动社会创新发展

  要令知识与社会真正接轨,除了应用科技,亦要照顾市场需要,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及视野。周博士随即带出办公室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全力推动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的发展。

  「我们成立了『教育与社会企业家基金计划』,目的是于教大建立创业和创新文化,为胜出筛选的队伍提供种子基金,帮助他们成立以教育科技、教育创新和社会创新为主题的初创企业。」周博士表示,计划除了促成教职员、学生及旧生三方合作,提供创业、创新的机会,更为知识转移提供了全新的渠道,让研究成果为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周博士分享,教大学生具有教育培训背景,以其专业角度再配合想像力丰富的点子,计划出色之余,亦别具意义。他举例,其中一队队伍引用共享经济概念,与坊间的餐厅合作,请他们于非开放时段借出店舖,变成一个共享学习空间。团队邀请了职业老师于业余时间,为一班社经背景较弱的学生补习,令他们不因背景及资源所限,拥有平等学习的机会。周博士续指,这计划提供的种子基金不是教大培育的终点,办公室会为初创企业提供后续培训和顾问支援,当中部份表现理想的初创企业,已获得外界的第二轮投资作持续发展。

国际发明比赛成绩斐然 致力提升亚太区教育服务水平

  「我们以教育科技及社会创新作为两大发展目标,希望提升整体教育的质素、多元性和发展性。」

  为了把教大的科技发明发展推广至国际层面,办公室会挑选贴近市场的创新教育发明来参加国际性的比赛及展览会。研究团队的心血于美国、加拿大、德国和瑞士等地的发明展中获取佳绩,周博士分享喜悦,「很高兴教大的教育发明获得国际认可,对于将来把发明推广至本地学校、企业和社区都有很大帮助。」周博士分享已有越南、柬埔寨的大学邀请教大团队作为顾问,协助他们进行教育改革。教大亦会著眼于大湾区及一带一路的发展,希望把理念引入内地,同时为当地的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教大副校長(研究與發展)呂大樂教授
教大副校长(研究与发展)
吕大乐教授

寻找商界合作机遇 与业界携手 共同面对未来挑战

  知识转移办公室的架构分为资源开拓、创新及市场发展、创业培训三大范畴。以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流程。办公室为研究团队提供各项支援,寻找市场上的项目资金和机会,了解市场需要以助改良项目设计,保护新产生的知识产权,并授权发明的使用权给合作伙伴,最终达致商品化。周博士强调:「老师需要教具和科技产品辅助教学,课外的支援服务亦令教育更全面。我们深信教育与商业并不属对立面,两者相辅相成,才可利用资源持续提升教育产品及服务质素。」

  周博士总结,他衷心寄望社会能感受到香港教育大学的定位及决心,希望透过知识转移这新路向,让教大与教育界、业界携手,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教育服务及支援,共同开拓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如有查询,欢迎致电 2948 7556 联络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 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