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家,教学在校。一场教育的叩问: 学校以外, 教育还能是什么?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陈美龄 教育 家校合作 亲子同行

在香港,一谈到教育,家长比较倾向于关注子女入读哪间名校;哪区校网最好;成绩若要优异,学童非去哪间补习机构不可,追求分数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教育子女成了学校的责任。然而,成绩以外,教育还可以是什么?曾于加拿大修读社会儿童心理学及于美国修读教育系博士课程的陈美龄分享说:「学校只是帮助教导学生知识,真正的教育,是发生在家中的。」家校合作,不只是潮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陈美龄著有《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史丹福》、《让孩子面向未来——30堂家长必修课》等书,儿童心理和教育理论上的心得固然丰富,放下博士头衔,在家中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对着性格各异的儿子,陈美龄觉得是种福份。「小孩理应各有性格,这样才精彩!如一样的话我要一个儿子就够了。」她笑着分享,长子最定性;二子活泼;小儿子则是阳光男孩,却凡事太过急速。个别教导上有些微差异,但陈美龄教导他们各自发挥最大潜力,不要自大及时刻保持好奇心,不能只追求分数等的价值观,却全都合用。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美」,是「完成」。这可以是家庭教育,相信亦是老师们的教育初心,每个孩子也是未经开发的宝藏,但过程应该如何进行?

别让小孩由快乐儿童 变成沉重学童

每所学校,也有不同背景的儿童就读,要有效地进行教育,陈美龄主张先由家庭做起,再由学校从知识上培养。香港社会竞争太大,家长们唯恐自己的小孩会落后于人,不自觉地逼迫孩子要著重学校品牌,忘却了应该是快乐的儿童,却变成了沉重的学童。「教导小朋友找到生存价值,有活着的动力及理由,是每个家庭基本也能做到。老师负责的同学太多,怎能完全照顾你的孩子呢?」陈美龄认为所谓教育,不只是一直灌输孩子,家长也有其功课,就是学懂给予孩子一份能面对困难的爱。孩子拥有坚强心灵,再配合老师的教学,功课上有适当操练,让家长与学校真正同行,成为彼此的伙伴。

家长与孩子一同学习 共同进步

香港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务,有时也要应付来自学校、教育局、家长等的各样需求,更有不少老师离开了校园,自己也是孩子的爸妈,纵有满腔热血,也难以轻松面对。「香港的教育制度比较传统,著重考试及操练,有时教学内容多到一年也教不完,对家校来说都是种压力,老师固然可多设计各类型的教案及校本课程,教育界亦不乏优秀老师,然而如有了家长在教育上的参与,其实能大大提升孩子的学习质素。」陈美龄习惯把儿子的功课时间变为一场亲子交流,期间不会严厉监督,更抱好学态度与儿子一同学习,令过程变得有趣。这一个鲜明例子证明了教育是一门亲子同行的学问,父母也要不停进步,而老师则为其导航,引领正确方向。

时代急速变迁 老师父母同找教育出路

那么,放眼社会,我们有否一套最理想的教育方法?研究教育法多年的陈美龄笑说并没有。教育下一代,无非为了让他们将来顺利进入社会,时代千变万化,我们能做的,就是每代教育界人士及家长携手找出最适合的方法,不停歇地优化教育政策,同时著重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灵。陈美龄最后寄语家长及学校,如果孩子是棵幼苗,太阳是养份;肥料是营养;害虫,却是幼苗成长的勇气及坚持,别怕让孩子面对失败,教育的真义,也许就是于小孩一路走来,跌跌碰碰,回头看见的,是父母坚定的陪伴,及老师无私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