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38期 科教兴国 爱国主义教育 黄锦良在今年特首李家超任内的第三份《施政报告》中,其施政方针、政策措施均回应了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这正是我们一直所期待。黄锦良指出,特别在教育层面,香港需要建立一套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而人才培养始终有赖教育的推动。无论是在两会上向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议和提案,还是教联会向特区政府提出的倡议,我们都不断强调未来教育的两大主轴: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科技教育。过去数年的《施政报告》中,亦有相当的篇幅提及相关工作,反映特区政府对推动相关工作的重视。
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官方与民间协同发挥作用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国家今年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黄锦良表示,尽管该法并未直接在香港实施,但《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十三条指出「国家采取措施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增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爱国精神,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对新时代推进香港特区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明确要求和指引。
配合国家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特区政府今年4月宣布在「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下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以协调特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该小组的非官方委员,我深刻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推进既需要政府层面的抓手作用,同时也离不开民间团体的建言献策。工作小组共分为四个组别,其中我所在的学校教育分组,就如何在学校更有效推展爱国主义教育建言献策,推动官方与民间发挥更好的协调作用。成立至今,已经举行了会议并展开多项工作。」黄锦良说。
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无论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举办了一系列的庆祝国庆活动。而教育界也积极响应,不同学校都借着国庆,组织了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深化同学对国家的认识,提升国民身份认同。根据教联会10月进行的「2024国庆活动及国情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9成半教师指学校举行「国庆节升旗礼」,创下历年新高;约8成教师分别表示学校「唱国歌」、「悬挂国旗」及「早会/周会国情专题活动」,为同类调查的第二及第三高;而其余庆祝活动的比例亦有所上升。此外,今年《施政报告》提到政府会举办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提升爱国精神。透过活动,让市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国家得来不易的繁荣昌盛,借此加强社会凝聚力,培养国家情怀。
黄锦良表示:「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感。从新闻报导得知,当前的地缘政治非常不稳定,无论是在东欧还是在中东地区,均战火四起,死伤枕藉。因此,在未来的抗战纪念活动中,我认为应该让年轻人了解国家奋战的历史, 学会尊重历史,并思考未来如何通过自身的提升和努力,在强国建设中承担责任。年轻一代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国家发展和国际局势,培养多角度思考,以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
加入「红色资源」学习元素 体会革命先辈奋斗足迹
《施政报告》进一步加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内地交流考察活动中加入「红色资源」学习元素,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自豪感。「我在去年的全国两会提交了建议,提出要善用内地各省份的『红色资源』,助力香港特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山东、江西、河南、江苏等地,带领学生认识井冈山精神、红旗渠精神,体会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足迹和爱国情怀。现今年轻人的生活相对安逸,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红色根据地和资源,帮助他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刻苦耐劳的态度,并学习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黄锦良说。
除了学习国家奋斗的历史外,认识国情及国家最新发展也非常重要。近两年,公民科内地考察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高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切实体会到国家现时的发展,以及在各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从而建立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加强两地的交流合作,加强彼此的沟通,细化深入各项工作,确保交流活动持续发展,并不断优化交流活动的成效。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 科技教育做好战略支撑
目前,国家现正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配合「科教兴国」战略,支持香港发展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特区政府近年大力推动STEAM教育,培育更多未来创科人才,贡献国家和香港。
黄锦良乐见特区政府过去两年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开设小学科学科、课程加入创科学习元素等,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能力。而即将成立的「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员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制订政策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该委员会将汇聚专家学者和政府各部门,以更好地统筹相关工作。此外,目前香港高等教育具有多元化和国际化的优势,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有助推动国家科技强国的建设。
回应国家需要 建立人才「蓄水池」
香港如何吸引人才至关重要,二十届三中全会赋予香港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新使命。因此,香港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全球不同领域的高端人才能够来到香港。《施政报告》推出多项政策措施吸引人才,致力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并设立奖学金,吸引优秀人才来香港升学,希望他们毕业后为香港服务。
「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我们面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科技限制,香港更要发挥自身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广纳天下人才,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加快实现成果转化,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黄锦良说。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为国家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香港正进入「由治及兴」的新时期,特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增强香港发展动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黄锦良指出,国家一直对香港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十四五」规划中,确立香港为「八大中心」和「两大枢纽」的新定位,明确了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中的角色。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再次强调,香港需要通过建立自己的机制,提升增值服务,为国家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今年,我们看到更多具体和务实的措施出台,对特首李家超及其政府充满期待。未来,黄锦良相信特区政府将制定更清晰的蓝图,各部门也会更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使香港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等领域都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