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幼苗 成就大未来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32期 钟尧基校长 将军澳香岛中学 成就未来行政长官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提及由 25/26 学年起,分阶段开设科学科及人文科,以逐步淘汰现时的常识科。现时的小学常识科推行逾 25 年历史,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笔者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同时作为小学生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到不同持份者的意见,借此机会与读者分享和交流。
明确学习范围 合理课程阔度
对老师来说,要求常识科老师精通所有范畴,强人所难之余,亦对他们构成无形的压力;对小学生来说,常识科内容太广阔,要掌握不同范畴的内容已不易,更别说掌握课题考核重点。笔者在校巴站与子女候车时,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常识科是最难协助子女温习的科目,他们更大吐苦水,说很多问题连成年人也不懂回答,比如新闻时事题和科学实验题,又怎能要求子女答对呢?
身为教育工作者和小学生家长,笔者明白教育界同工的担忧,也理解家长和子女的烦恼,所以不论是理性还是情感角度,小学常识科的课程有改革之必要。原因很简单,要学生学习好,就需要有明确的学习范围,同时要有合理的课程阔度。可惜,现行小学常识课程内容过于广阔,把不同领域的课程共同放进同一学科,如 STEM 教育、电子学习、跨课程阅读、专题研习、价值观教育等。
按照老师专业分工 激发学生好奇心
学生要拥有学习满足感,才会有兴趣和动力学习。学生如努力付出后,有明确的学习成果,会更积极力求上进,亦有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方向,进一步求学问。从学校管理角度而言,科任老师专业范畴各有强项,根据老师不同的专业背景分工,才能更好地发挥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能,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挥所长。作为一位家长,乐见任何能减少「陪子女考试」压力的可行方法,有利亲子关系的发展。
或许有人担心小学没有实验室,或没有足够修读科学科专业的老师,会造成推行小学科学科的困难。本校素来重视创科教育,亦坚守回馈社会让更多人受惠,故每年都会举办全港性的小学创科比赛,邀请小学派队参赛。我见小学生的参赛作品质素甚高,面对评判的质询时,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这些全赖小学老师的启蒙。所以,学校没有实验室,老师非科学科背景出身,不会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困难。是次重点在于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否燃起小朋友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心、观察力和解难的能力。
期望小学的这次课程改革,能够培育更多创科教育的小幼苗,成就孩子的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