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打破「戏无益」印象 与爸妈一起「玩」英文!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香港教育大学 杨少诗 吴美莉 心理学系 幼儿教育系 教育专业

当我们说到语言学习,一般给人艰涩的印象,香港教育大学的杨少诗博士(心理学系)及吴美莉博士(幼儿教育学系)希望透过设计游戏套件,以桌游形式让家长与小孩可以一同进行英文口语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小朋友能于一开始接触英文就拥有快乐回忆,在愉快中学习。

这套名为「Literacy Play Kit」的游戏套件,插图有趣可爱,有着设计精美的游戏小配件,把整套套件展示开来,的确会让人童心大起,兴趣满满。吴博士笑着讲解:「其实整套游戏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全都是陪伴我们成长的小游戏,例如衾棉胎、宾果(Bingo)、飞行棋等,套件中囊括了12个主题的英文词汇,如:食物、日常用品,共百多个单词。我们希望透过理论实践,把我们过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游戏学习的概念中,设计出一套能实际提升英文口语学习的游戏。」

「说」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透过游戏提升亲子关系

「香港的小朋友,很早于幼稚园阶段已学习英语,大学教育亦以英文为主。但即使如此,我们却发现在香港的社会环境里,能应用英文口语的机会不多,而我们的设计正正是针对这点。」杨博士仔细分析,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读书最重要是「读、写、听」,往往忽略了「说」。其实口语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她们再指出,从教育幼儿及心理学角度来说,家长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早于2016年,两位博士已经开始思索除教师外,家长于教育上的角色是否可参与更多,吴博士分享:「当时我们想到以游戏作为切入点,一方面从语言角度支援口语发展,另一方面则透过套件,改变家长对『戏无益』的传统观念。」当在游戏中加入有研究数据支持的理论及模式,游乐带来的不再只是玩乐,还可以加强学习,更是亲子关系的良药。杨博士笑言:「这次研究的意外收获,就是很多家庭亦反映其亲子关系大大提升。」游戏过程中,亲子之间有机会互相交流,亦能进行各种情商教育。

学习英文不论地位 乐见研究带来正面影响

「Literacy Play Kit」的使用对象是4至6岁的小朋友,为了让家长可以更容易处理,两位博士订立了清晰的游戏教学指示家长如何使用,她们笑言有点像医生开药方般,每天短短15分钟,其实是希望小朋友能够经常接触英文,养成习惯。吴博士分享:「我们接触的都是比较基层的家庭,父母于英文指导上有一定困难,我们给予清晰指引,有助他们教育子女。我们最想带出的是学习英文不一定要家境好,只要提供适当支援,即使是微小的工具,亦可改善个别差异。我们随后更整合了一个网页,上载了各种教学范例及游戏手册、套装词库等,对家长提供适切的帮助。」

当问到两位这次获得「加拿大国际发明及创新比赛银奖」的感受,她们一致认同是次研究计划能在支援家长上得到一个全新视野,意义重大。「我们在大学做研究,不只是于学术圈及论文中发布成果,而是希望能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很开心这次设计能触及大众层面,未来亦会考虑扩展至不同方面,让我们的研究得到更多数据,探索更多可能性。」

杨少诗博士(心理学系)、吴美莉博士(幼儿教育学系)

加拿大国际发明及创新比赛银奖

杨博士和吴博士分享为了进一步优化研究,她们整合了一个专门让家长在进行游戏时使用的网页,分别上载了教学短片、规则手册等各项有用资讯。

「Literacy Play Kit」游戏套件中有设计精美的游戏小配件,当中包括如衾棉胎、宾果(Bingo)、飞行棋等耳熟能详的小游戏,帮助小朋友学习英文词汇。

如有查询,欢迎致电2948 7556 联络香港教育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 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