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 小一新生轻松过渡适应期﹗

文: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小一适应 伍家珍 辅导心理学 家校合作

孩子升读小一!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件大事。小学是孩子正式进入以学习为主的成长阶段。升读小一的学生所遭遇的适应困难,大多与学校环境、学习生活及自理要求的转变有关。

家长和学校如能及早为孩子进行适应训练,有助孩子升读小一的适应,能让孩子更快乐地投入小学的学习生活。

 

参观校舍 认识新环境

小学的校舍一般都比幼稚园的校舍为大,特别室的数目也较幼稚园为多。孩子刚进校园时会感到庞大校舍带来的陌生感和不安:在哪里找老师?电脑室在哪儿?医疗室又在哪里?其实,许多小学都会安排开放日给准小一学生和家长到校参观及参加活动。家长可善用这些学校开放的机会,带孩子参观几所不同的小学,牵著孩子的手带他们在校园逛逛,向孩子介绍校园的设施和环境,能加强孩子对小学校舍的认识和体验,有效舒缓他们对陌生校舍所产生的不安。

 

上课模式转变 协助孩子成长

幼稚园的教学大多以体验教学为主,学生透过体验来经历学习,对文字的表述要求不高。然而小学的学习则以科目学习为本,学习生活按时间表进行,教师按科目转换换,专门学科更要到专门教室上课,每个学科都有该科的专门用语,要记要写的字词比幼稚园为多,学习的内容也更深更广。

校内的行为受严谨的校规所规范,因此, 专注能力良好( 约30 分钟以上),学习执行能力佳(写字快、记忆力强、自控能力佳)的孩子,最能适应以学习为本的小学生活。孩子面对这些改变会感到不少压力和焦虑。因此,家长可以透过一些家庭游戏强化孩子的相关能力,例如﹕找不同、配对游戏、拼凑模型等,均能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记忆力;而儿童棋类游戏则有助培养儿童专注和守规的态度。

学习个人自理 加强孩子自信

幼稚园的学生较依赖教师照顾,而小学生则以自我照顾为主:吃饭、上洗手间、抄写家课册等等,都是学生独立完成。因此家长应及早和孩子进行自理训练,例如上厕所要关门,如厕后用卫生纸清洁、洗手、马桶冲水等;吃饭时要拿著餐具自主用膳,并一口一口吃饭,份量不要太多,饭后要帮忙收拾和清洗。

家长也可以透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学习自理,例如「课本分类游戏」,将课本作业封面制作卡片加以辨别,有助孩子在转堂期间快速找到相应用书;「老师话」透过聆听主持人指示,训练幼童的纪律和专注力。自理训练能培养孩子自信,勇于接受小学的新挑战。

 

家校配合 事半功倍

适应小学生活,不仅是家长和孩子的事,更是幼稚园和小学的事。一般幼稚园和小学都会为学生提供小一生活适应课程,就学习生活、熟识学校环境等范畴,加强学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家长如能在家中透过游戏和活动,配合学校的训练便能事半功倍,让孩子在充足的预备下,带著期待和好奇走进小学的大门。

 

小一适应家长注意事项

  • 关注学习态度
    不少家长期望学校自然会把学生教好。其实学校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有限,更多是取决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学习态度及家庭支援等。
  • 预留时间支援
    家长要作好心理准备,孩子需要花较多时间应付学业,家长也需要腾出时间作支援,工作繁忙的家长需三思。
  • 了解功课质量
    家长宜抽时间参加学校举办的迎新座谈会,了解学校功课的质和量、测考要求、课外活动等。更可与其他家长分享和互相交换资讯。
  • 细阅学校通讯
    学校通讯也是理解学校最好的媒介,留意学校在校刊与通讯内选辑的学生文章,可观察到学生的中英语文水平,以及老师的语文教学质素。

伍家珍

亚洲辅导心理学会注册临床督察、中文大学教育辅导及咨询(特殊教育)硕士、中文大学教育行政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