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带领教师并肩前行 以活动带动学习让学生展翅飞翔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活动学习 曾永康 香港教育大学 教育创新领导计划 潮州会馆中学

上期的《教育专业》邀请到现职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创新领导计划」的副总监曾永康接受访问,与大家分享教育哲学及教学研究怎样优化教育,以其丰富的行政经验,实践如何运用管理思维去管理一间学校的实用建议。今期再以曾永康在潮州会馆中学担任了12年校长的宝贵经验,分享如何为学校定位、及以活动带动学习的经验例证;校长怎样可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带领老师前行,启发其成长,老师与学生都能相长,让学校变成真正培育人才的地方。

管理思维金句:
• 「不要怪责太阳遮蔽繁星,太阳落下,便是繁星的世界,没有太阳也便没有繁星。」
• 「小星星虽然未能照耀大地,但仍能在黑夜中发出光芒,为人们带来欢乐。」
• 「毋须锄强强,务须扶弱;不要劫刧富,但要济贫。扶助弱势社群。」
• 「老师要愿意主动走出安舒的区域,带领学生接受严寒的现实,装备学生面对未来人生的挑战。」
• 「要飞,就要自己拍翼;想飞,就要自己努力。」

曾校长参与童军50 载,深深体会制服团队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故此他一向重视活动学习的重要性。

总结自己于潮州会馆中学12年的校长经验,曾永康引用一个经济学理论:蓝海策略。所谓蓝海,在企业及市场角度上看,是指勇于开创未被开发及争夺的空间,是创造市场价值的一种策略;然而,曾永康把其应用于教育理念上,别人放弃的红海,就是他专注要做好的蓝海;当主流的收生观念也是以增收成绩优异学生为主时,他则专注于成绩较弱的学生。曾永康相信,在学生身上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只要学校提供适切的教育,所有学生也能成才。

了解学生实际需要 分享以活动带动学习的丰富经验

曾永康坚定地说:「我希望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潮洲会馆中学(下简称「潮中」)的定位既然是收取第三组别的学生,那么照顾好每一位学生,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即使有些学生成绩未如理想,我与老师团队相信只要教者愿意努力,教学策略运用得宜,学生自然有所增值。」要学生投入学习,曾永康认为最佳方法是以活动带动学习,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给予他们学习动机,营造与众不同的校园环境,令他们感到受重视及关爱,让他们看到前景和出路,才会对学习产生动机和兴趣。

曾永康语重心长地指出,社经地位较薄弱的学生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他们于学习路上较迟起步,甚至于小学时已缺乏成功感,作为他们的校长,需要见微知著,调整好课程方针,带领教师提供最适切的教育。「试想像一位成绩已非突出,甚至大落后的学生,到了中学亦同样被告知,学校是要替其催谷学业,追赶成绩,为他订立将来入读大学作为目标;将心比己,学生怎会有信心达到期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该以学生利益出发,制定教育政策。」所以在潮中,曾永康制定的策略是以活动带动学习,让学生多参与、动手做,在各项活动中开展眼界,拓濶视野,创造机会,以此滋养学生的学习经历。

给予成长时间及空间 走出课室 共创师生经历


曾永康坦言于推动新方针之初,老师们的确未能完全理解及配合。「我明白香港的主流教育是以操练成绩为主,认为太多活动会变相影响学业,但对弱势学生来说,最重要是提高学习自信及归属感,促进同侪及师生关系,才能起到作用。」曾永康想让学生明暸纵然成绩未必优异,不过,只要肯努力,条条大道通罗马。活动除了训练学生技能,亦能开启生涯视野,让学生明白日后要生存,目前就要努力学习。他认为较弱势的学生就好比斗志顽强的蘑菇,即使生长在阴暗环境,但只要学校提供合适的环境,给予时间及空间,避免过分施压,令他们建立充足的自信及强项,他们亦能仰起头来健康成长。

一个完整的课程设计应让学生有能力把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曾永康认为有一些知识,是要在课室以外才学到。「我很鼓励师生们共创共同经历,有时学习不一定要在校内,例如以专题研习方式外出考察、体验,既可让各科组的老师理解彼此的工作范畴,亦可增进同事间的默契;各级学生也有机会走出课室,与社会真正接轨,亲身了解社区,进行真正的学习。」以活动带动学习,其实不只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有帮助,对教师亦然。

曾校长认为学生应该走出课室接触社会,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及动机,又可开拓生涯规划视野。

校长应积极争取活动资源 跨校协作互相学习


曾永康继而分享,为了不增加教师及支出负担而增加活动,作为校长最重要的职责是为学校开发资源,寻找赞助,以支援老师的各项工作。他详细解释:「其实资源不一定是金钱,坊间有很多单位亦有提供支援,例如『学校起动』计划(ProjectWeCan)就联系了各界别的业务机构,亲身来到为学生提供详尽的生涯规划及培训;早前亦有九龙仓置业有限公司举办的在职培训计划,派出任职时代广场的义工团队来为学生进行在职培训及分享,让他们早日接触社会,加上各项大学奖学金等,校长应该多加注意,善用资源并投放得宜。」曾校长参与童军50 载,深深体会制服团队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故此他一向重视活动学习的重要性。

曾永康于任内亦大力推动跨校协作,透过各校师生交流,老师亦能不断学习,取长补短。他以自身经历带出,弱势学生的社会资本不足不紧要,最重要是学校能为他们打开未来,好好装备以面对社会。

同时聚焦老师需求 建立持之有效的教学团队

其实要一所学校运作畅顺,校长聚焦的不只是学生,重视老师的需求及持续优化教学质量和环境也是首要任务。校长不能闭门造车只会下达命令,更需要与老师同行及提供支援,寻求共识。以潮中推行活动学习为例,他坦言于实行理念之初,教师团队偏向
认为增加课外活动会令学生退步,应该把时间投放于补课操练中,校长要推行政策,就必须进行游说及沟通,传递清晰的想法及行动规划,与老师分析学生专注力不足的问题,带出著重优化课堂而减少补课重要性。

校长亦需对同工观察入微,曾永康理解到「学业」于教师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因职业性质及环境所致,他们自然倾向相信学历才最为重要,是掌握未来的唯一关键。他分享:「教育的意义是育人,不是为了考入大学拿取文凭就等于成功!我常与他们分享一句说话:『不能以20多年前你的读书经验,去教育需要面对更多个20年的学生。』老师们亦慢慢明白我的理念,愿意并肩前行。」

说到如何建立一个持之有效的教学团队,曾永康认为校长可在聘请合适老师方面著眼。他分享道,不同学校对老师有不同需求,重点培训优才生的学校,其老师需有较高学术水平;如是像潮中一样弱势学生比例较多的,则需要富同理心的老师,他们能够理解学生的不完美,接纳学生迟起步,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教学效能亦较高。

「老师是门有趣的职业,可以说是『学校』里的成功者,他们从小成绩斐然,才能进入大学,再回到学校任职,但往往容易忽略学生成绩差,原因很多,不一定只是懒散,家庭背景复杂、教学质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为什么成绩不好一定是学生有问题呢?」曾永康感触地续说,校长不是老板,与老师的关系该是相辅相成,彼此都在学习。他期望即使来到目前岗位,亦能一直带领老师走出安全圈,增加同理心,明白教育的本义,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教育工作者。

曾校长与教师团队多年来并肩前行,关系良好,一众同事济济一堂,恭贺他荣休。

给中层的意见:课程主任需宏观视野 主力解决科组矛盾


学校应该怎样规划,才可让一个在校6年的学生学有所成,与社会接轨?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好的课程主任,为学生规划最适切的校本课程?曾永康认为,单独对学生时老师可以是微观的做法,但当要负责校本课程设计的规划时,管理层则需要宏观思考方式,此等视野需要由经验炼成。课程主任除了要对教学内容、方法、考评目标等有深刻了解,亦需从人出发,知人善任,具备同理心,设立目标,带动同事共同成长。

曾永康还指出:「校长及管理层需理解老师不只得一位上司或科主任,在分配工作时要平衡各方时间,要做到公平公正,有足够的管理意识及策略才能服众。」他分享经验所得,最常见的科组矛盾是分工是否公平公正,既要让同事了解各自进行的工作,亦要理解个中有困难并主动帮忙,为科组订立共同目标。管理层要懂得何时伸出援手之余,更要适时放手,让团队一同成长。

曾永康从事教学及师资培训40多年,曾担任课程主任、潮州会馆中学校长等职位,现职「创新领导计划」的副总监,他从未停止过关心香港教育的发展,亦一直坚持提高教育质素的初心。他总括经历所得,作为校长,需要深入了解学校校情分析及强弱机危,跟中、高层要寻求共识;与教师则需保持坦诚沟通,带领方向。而作为教育者,则应该择善固执,不忘教育是给每位学生一个飞翔的机会,而教导他展翅,就是教育者的责任及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