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
温柔的力量:阅读经典,与小孩一同以文本感受文化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教育传媒
阅读
诗歌
中华文化
每天,我们都在经历文化。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发现到,就当它不存在。它们藏在平常日子里,宛如无形,中华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它遗传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当中。
我们教小孩吃饭,举箸置匙,还要求端碗,这是餐桌礼仪。如果问小朋友,碗里热汤烫手怎么办?谁都会回答:「要端碗底的圈嘛!」没错,孩子你知道吗?这叫圈足。我们只要多走一步,翻开图书,还可以顺道和孩子游览一趟食具文化的风景,图文并茂。中国人的锅怎么长这样?筷子长七寸六分,一头圆一头方,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家里有套青花茶碗,来自瓷都景德镇……看似遥远的传统文化,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命里,只差我们有没有存一份精细的心情,陪着孩子去发现它、欣赏它。
我们要带孩子阅读经典,回到文本,感受文化。当中,我首选琅琅上口的诗歌。诗是最精炼的语言,最精致的文学。经历千年的淘洗,唐诗宋词为我们留下多少成语典故、文化符号?这都是菁华,是孩子应该吸收的文化营养。
林语堂说:「(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深情,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生。」换言之,读诗歌是情感教育,纵使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唯有情是古今相通的,既然相通就能读懂。读杜甫诗,能读到社会关怀。我们读到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想告诉孩子,只要仍然活着,一切都还有可能!诗歌能疗愈人们心灵的创痛,读到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潇洒豪迈,就有大步大步地走过去,披荆斩棘的勇气。看到苏轼的月亮,我们知道「人有悲欢离合」,那是一种豁达的情怀,是中国古代知识份子特制的「心灵鸡汤」。
有人问:经典艰深吗?有用吗?艰深的并非诗句本身,而是人生。朱自清说:「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化是比实用更深的东西。」人生这么艰难,更要将这些瑰宝交给孩子,待他们到了生命的中某个时刻,足以温暖他的心,陪伴他勇敢前行。
让下一代浸润在中华文化当中,以几千年的智慧积累,滋养出底蕴和气韵,那好比给他们一支锚,使他们将来在闯荡世界的路上、漂泊在生命的浪潮中,仍能觅到心安归处。带领孩子阅读历史、文化和经典,探索饶有趣味的入门路径,是文化的传承,是真正的立人。文化的基因,应该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里,蛰伏在我们的灵魂里,只消我们轻轻地,用最温柔的方法,把它唤醒。
伦雅文老师
香港中华基督教会协和小学(长沙湾)
图书馆主任
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么协会理事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图书馆及资讯学兼任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