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
提升小学中文科科主任规划与管理能力:从设计测考卷出发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教案分享 教育传媒 中文科 规划 管理 评估促进学习 教学评估工具 测考卷设计 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 香港教育大学 何志恒

如果我们希望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作一次身体检查。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否过重,BMI方程式(即是将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大概可以给我们提供答案。如果家长或教师想知道孩子的学习表现,很自然的就会想到一份测考卷。

测考卷是现时学校经常用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的工具。一般人都相信测考卷可以反映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以至能力的高下。然而,是否所有测考卷都可以发挥上述功能?教师使用测考卷时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再者,测考卷除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外,对学校科务领导工作又可以发挥什么么作用?下文将就这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评估促进学习」

近世教育改革,离不开评估的变革。香港近年的教育改革,也像其他国家的课程改革般的重视评估工作的革新,由过往侧重「对学习的评估」(Assessment of learning),转而强调「评估促进学习」(Assessment for learning)。课程发展议会 (2001, 72-3)指出,「评估是用来收集学生学习的证据,它是学习与教学循环的一部分。……对学生学习来说,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同样重要。教师应以不同的评估模式,去收集学生在不同情况,以不同能力所显现的学习成果的证据。」课程文件还进一步提出,「学校和教师应在适当时回馈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评估促进学习」 的强项和弱项。

评估的最终目的其实是支援学习,改善学习。Pollard等(2002)强调不同的持份者(Stakeholders)都可以分享评估的好处:对学生而言,评估可以回馈学生自己学习了多少、如何改进和判断自己的学习。评估可以成为学生一个肯定、一种鼓励。对教师来说,评估结果可以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让教师据此调较教学、订定教学计划、目标和检讨教学。至于家长,评估资料也可以让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刻、更准确的了解。

总而言之,教学评估为教与学提供反馈和激励,诊断学生的问题,判断、排列学生的学业和进步情况,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改善方向。

「评估促进学习」的科务实践

要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方法其实不少:答问、测验、考试、默书、演说、朗诵、朗读、聆听、写作、专题研习等等,每一项都可以作为评估学生某些学习表现的工具,问题是每一种学习评估工具也各有适用范畴及功能,教师必须小心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加以运用。

Gardner (1993)指出,评估应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应该将评估信息回馈学生。为了更准确发挥评估的作用,教师应该运用多元评估策略,以检视学生不同能力的各种面向。教师在选择评核策略时,必须考虑评估的目标(究竟是安置性、进展性、诊断性,还是总结性评估?)、要测量的学习目标(究竟是认知、情意,还是心理动作等等?)、评估的内容和对象、评估的时机和场地等。考虑上述因素后,教师可以就不同的评估策略作出比较,然后作出取舍。

教师运用教学评估工具,必须对考评内容及要测量的学习目标有清晰、通盘的考虑,教师宜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制作测考卷蓝图:

以具体及可观察的行为界定「预期的学习结果」:


教师可以借助布鲁姆(Bloom)、Englhart、Furst、Hill及Krathwohl等学者在《分类学,教育目标分类手册I:认知领域》(Bloom, B. S.et al. , 1956)所列出的教育目标,由最简单的至最复杂的6个层次,依次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及「创造」界定「预期的学习结果」。每一个层次的教学目标,都可以利用「关键词语」写成可量度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例如以《岳飞之少年时代》为例,「记忆」层次的学习结果可以是「学生能忆述岳飞在少年时代的重要事迹」;「理解」层次的学习结果可以是「学生能举例说明岳飞孝顺的性格」;「评价」层次的学习结果可以是「学生能判断岳飞与长辈的相处方式是否正确」。

选择「可用的评估题型」


选定了「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师要思考可用的评估题型,以《岳飞之少年时代》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填表(填充)题型考核学生能否「忆述岳飞在少年时代的重要事迹」;也可以用思考题(问答题)考核学生对「岳飞与长辈的相处方式」的评价。

科务发展与「评估促进学习」

评估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要顺利推动和实施教学评估,蔡启达(2008,50)指出我们应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评估的设计,包括工具、规准、方式与程序的规划,也应邀请教师和教师团体参与,并且充分沟通、讨论,循序渐进并合符民主化程序。

事实上,教学评估不可能单靠任何一位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必须透过教师团队的合作、沟通,形成共同目标,一起拟订考评策略、设计考评工具、设计考评准则、厘定考评实务,才能减少分歧,全校教师才可以目标与措施一致的实践「评估促进学习」。没有共同目标的评估,很容易造成教师团队内部分化、埋怨,对学校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李坤崇 (2009,28)认为实施教学评估,学校必须先营造学习型组织与建立学校学习机制,系统规划教师所需补强评估专业的研习活动,或者以校际观摩、网络分享经验或互助成长活动,以提升学校教师的评估能力,落实评估理念。

教师团队,如果能够透过教学评估工作,充分沟通、讨论,发展聚焦于学生学习的共同愿景、建立学习的合作文化、针对现行的教学实践,共同承担持续改进的义务、并且实践行动取向,边做边学,共同探究最佳评估实践,这其实已经是DuFour, R., DuFour, R., & Faker, R.(2013,74-6)所指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了。

结语

教学评估为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持份者提供反馈信息,协助他们了解教与学的成效及改善方向,而不是满足于某些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止于「正确答案」。唯有合适地选取多元评估工具,才可全面搜集信息,让教师和学生据此反思,从而提高教与学的素质。

教学评估不但为一线教师提供优化教与学、提升专业水平的主要信息,让教师及学生知道改善的方向。优质教学评估也是课程发展,以至教学专业成长的重要元素,可以推动科务发展,提升科组领导的管理能力,甚至带动学习社群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要轻视一份测考卷,促进学习的评估,正由设计测考卷起步。

参考书目 

  • 李坤崇(2009)。教学评量。台北:心理。
  • 何志恒(2010)。文学教学与多元评估。唐秀玲等编,优化语文学习的评估:多角度思考(页123-140)。香港:香港教育学院。
  • 蔡启达(2010)。教学评鉴的原则。见林进财,教学评鉴:理论与实施。台北:五南。
  • 岑绍基(1997)。范文教学的反思和读、讲、写配合的新尝试。课程论坛,7(1),页106至116 。
  • 课程发展议会(2001)。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全人发展。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 DuFour, R., DuFour, R., & Faker, R. (2013)。关于有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新见解,见Fullan, M. 编。变革的挑战:学校改进的路径与策略(叶颖、高耀明、周小晓译)(页73-8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Bloom, B. S.et al. (Ed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Objective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 Pollard, A., Collins, J., Simco, N., Swaffield, S., Warin, J. & Warwick, P. (2002). Reflective Teaching.田 Norfolk: Continuum.

何志恒
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副会长
香港教育大学中国语言学系

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乃香港教师中心学科团体,于2008 年成立,成员包括大学教授、讲师、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等,宗旨是推动香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探讨学校革新、课程改革、学校领导及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中、港、台、澳、新等地教师的协作,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及交流教学经验。香港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学会历年来均参与香港教师中心主办新教师研习课程讲座、教师专业交流月课程发展与教学实践教育会议,推展过不少计划及活动,亦发表过不少文章,包括香港教师中心「教育研究奖励计划10/11」及《教育局香港教师中心学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