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流而上的机遇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专业 专家分享 教育传媒 电子教学 流失的学力 疫流而上 数据分析

  新冠肺炎一周年,疫情下停课成为世界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前发表的报告显示,全球有两成学生因为肺炎疫情而无法上学,不少地区要进行全面线上学习,为老师、学生带来极大影响。

 疫情不单改变了教学模式和老师的角色,同时也有可能加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界常提及的「暑期学力流失」(Summer Learning Loss) ,指的是学生过完暑假后,学力会稍为减退,开学后老师要花更多时间追回「流失的学力」。研究指出,社经地位高的家庭有较多资源,即使放暑假,也不会让子女完全停止学习,学力流失相对低;相反,基层家庭长大的学童,根本没有资源在放假时学习,因此,他们的学力流失,远超过中产和高社经地位的学童。


  此项研究或能带给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过往一年,香港中小学及幼稚园已三度停止面授课堂,粗略计算香港学生一年内已有近 8 个月的时间不在校园学习。据麦肯锡早前发布的报告估计,疫情下社经地位低的学童学力流失较其他学生高出 50%。其实,对基层家庭的学生来说,网上学习困难重重,家中的学习环境不理想,父母又没有能力提供额外支援。加上经济萧条,疫情愈严峻,复课愈拖后,基层家庭的学生愈被大幅抛离,长远加剧社经鸿沟,这是社会不公的现象!


  笔者曾经当过英文老师,明白传统教育制度的限制,师生比例一对三十,平时上课已经不容易处理学习差异,现在网上授课,先不说要赶课程进度,就连要求上课「全班齐人」也绝非易事!社会早已现抗疫疲劳,不难想像老师现在也心力交瘁。


  从积极角度看,有危才有机,新常态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大数据」应用于教育,是教育局和中小学校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透过线上教育平台,老师可透过后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个别学生的强、弱项。例如,当学生听不懂时会重复播放或暂停、使用网上阅读、交功课等行为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只要统一收集数据加以分析,便能根据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以传统单一的方式提供教学内容,然后期望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研究结果更可用于改变教育机构如何处理日常决策,以及短期和长期的规划。


  当然,要有准确的分析,数据量必须要大和类型繁多,避免因为资料不全面而导致的「小信息量」错误和偏差。现在全港近 90 万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网上教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当局能把握机遇,建立统一教学平台,收集数据加以分析,提升教学品质与创新,香港的教育或者会「疫流而上」,得到改善,基层家庭的学童也会因此而受惠于更个性化的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