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视角: 充满挑战的2020-2021新学年 我们对教育有何展望?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资讯 电子教育 自携装置 校本学习平台 停课与复课的循环 剪裁课程 分阶段返校 创新机遇 视像教学 正向教育 资讯素养 计算思维2019-20学年,全球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教育旅程,而开课在即的2020-21学年又会是怎样的呢?是充满阳光气息的旅程?是风雨飘摇的旅程?不论怎样,我们相信2020-21学年将会成为这二十年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所谓知己知彼,早作准备;我们先了解一下现时学校可能面对的一些状况:
强:
• 教师们在教学方法上变得更具有弹性,学会以不同的工具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 学校可更灵活运用资源;除了政府的资助外,坊间不少机构亦为学校提供额外资源,支援学生全方位学习。
弱:
• 学生未能回校参与面授课堂,减少师生及生生间的接触及互动。
• 学生缺少群体生活,在人与人沟通及自我表达方面造成障碍。
机:
• 电子教育终于能推动,大部分教师、学生及家长都有应用电子教学及学习的经验,对不同硬件及软件的应用亦已有不同程度的认识。
•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由于学生长时间在家学习,家长的支援变得十分重要,同时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亦见增多,学校教学透明度大升。
• 中学适龄学生人数增加,部分学校因而需要扩班,即使人手增加只是短期性安排,但学校亦可考虑如何在这段期间善用资源。
危:
• 适龄学童数目持续下降,跨境学生人数锐减,本港学生外出留学人数上升,部分学校可能需要进行班级调整或结业。
• 面对全球多种不明朗因素,学校、家长、学生都会面对比以前更多的挑战。
• 不同持分者对现有教育制度各有要求,实在难以一一满足,要在各方面取得平衡确实不容易。
上述都只是冰山一角的分析,在实际执行上应该还有更多更多⋯⋯
新学年即将来临,我们预计于2020-21年度教育界将会有以下的发展和机遇:
「停课」与「复课」的循环
2019-20学年全球各地因新冠疫情而进入了「停课」与「复课」的循环,我们预期2020-21学年这个现象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笔者相信教育当局会平衡学生学习和健康(因笔者下笔时仍未公布9月开学的确实方案),亦相信每个方案各有利弊。最理想的当然是疫情减缓,一开学就能全校回校面授上课;但现实毕竟不如理想,新冠疫情仍然严峻,可能未必能全校学生回校,则可否考虑让学生分年纪班别、分阶段回校面授上课;笔者相信这个方案可以平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健康卫生,当然,我们的大原则是方案能为学生带来最好的学习经历。
电子学与教(e-Learning + e-Teaching)
正如上述提及,教育界正陷入「停课」与「复课」的循环中,但与此同时,各地教育工作者正积极推行不同形式的「停课不停学」方法,电子学与教仍然十分重要。
在教学法方面,最普遍的是「网上视像学与教」(包括实时直播或预录影片),我们作为本港及内地推动「网上实时视像学与教」二十多年的学界团体,感觉非常鼓舞!此外,选用合适的校本电子学习平台(LMS),亦可让教师通过平台轻松收发功课、分享学与教资源、促进学生网上分享及讨论等。问题是有些学校取录了跨境学生,他们未必能使用部分网上学习平台,故此,学校在选择相关的LMS或在设计远程学与教内容时,都要特别为跨境生考量,尽量作出平衡。
在课程规划方面亦众说纷纭。有部分学校会提供实体作业及通过与家长沟通,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援;部分学校会重新为学生裁剪课程,藉著是次「机遇」,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学与教方案和不同的模式,让教师及学生尽情发挥并有所得益;当然,学校亦会照顾部分将要面对公开试的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分组视像的时段及于LMS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及网上练习。
事实上,无论是学校、教师或家长都是为了让学生「停课不停学」而在努力。
在人力资源方面,学校对资讯科技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而能协助推动资讯科技教育的教师更是炙手可热,他们能支援全校各持分者通过资讯科技工具施教、学习及沟通,同时,在这期间,教师们应用资讯科技的能力亦有显著的进步。此外,各教育团体及组织亦通过建立网上及通讯群组,让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与同工分享心得,让成功的学与教案例得以承传。
自携装置(BYOD)
随著电子学习的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学习已不只限于书本内所提供的内容,加上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需要亦各有差异,通过实施BYOD政策,于校内的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平板电脑加强生生及师生互动,并提供即时回馈,亦能鼓励较文静或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于校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按自己的学习需要,通过互联网获取不同形式的资讯。特别在停课期间,学生家中未必有足够的电脑设备让他们在家学习,如学校一早已实行BYOD,学生便可通过该流动电脑装置继续上课或进行自主学习;如个别学校仍未实行BYOD,在即将来临的学年应要好好想想。
资讯素养
在推动资讯科技教育的同时,不论学生、教师、家长等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不同的资讯。作为教师,除了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外,亦要让学生能合乎道德地及有效地运用资讯和科技,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和终身学习者。学校可以通过将资讯素养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提供真实的情境个案,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并让学生应用这些能力。此外,学校亦可加强家长的资讯素养教育,提供家长讲座及相关资料,鼓励家长参与,并回家与子女分享,通过家校合作,进一步推动资讯素养教育。
网络安全
随著网络迅速发展,网络安全变得更为重要。教育局已于二零一九年更新了《学校资讯保安建议措施》,并设立网站为学界提供相关资讯;学校亦应留意网络流量,适时更新应用程式,亦可隔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网络验查;此外,学校要留意学生有否参与网络罪行,并为教师及学生提供培训及安排讲座,提升学生、教师及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
STEM 教育
人工智能/机器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将会成为2020-21学年搜寻最多的关键字。AI可以应用于不同范畴,例如:学校行政、学生学习管理、教学课程等各方面,预计2030年AI将在世界占有一定分量。AI亦会对各项工作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包括现时的物联网、机械人等,虽然AI已经发展多年,但科技一日千里,以大数据配合机械学习,已在全球开展。然而AI在教育上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发展的潜能,大家不妨多加留意,将AI广泛应用及融入教育。
「计算思维」及「编程教育」
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刚发布了《计算思维——编程教育:小学课程补充文件》,让学校和教师可以更有系统地推行编程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文件中提到「编程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编程的技巧,并且将编程技巧应用到不同的情境之中,以完成所设定的任务/工作。」另外,中学课程亦加强了编程部分的教学时数,可见于未来编程教育变得更为重要。而事实上,编程教育只是辅助推行「计算思维」的一个工具。现实中,一个完整的社会架构不只是要有「计算思维」,有学者提出「文科思维」同样重要,各位教育界的同工,思考及解难方法多的是,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正向教育
现时社会风气不稳,加上家长对小朋友的爱护及过度照顾,令学生的「抗逆」能力相对较低。但是,学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中,不论在学习、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上都未必事事如意,所以必须培养学生凡事以正面的态度面对,无惧挫败,并懂得在失败中学习,屡败屡试,积极面对;学校可透过推动成长思维(Growth Mindset),让学生以正面的态度接受挑战,同时,学校亦应通过辅导及德育课等,引入不同的工具,让学生以多元化的活动,培养他们正向思维。
中层行政人手比例
2019-20学年,小学教师职级正式落实全面学位化,这项政策令部分学校的中层行政人员比例相对减少。因为有部分小学会视助理小学学位教师职级(APSM)教师为中层行政人员,于是当全面落实学位化后,APSM变回基层教师职级,谁来当科主任?谁来当功能组别主席?谁来接棒?这种种的问题一一浮现,如何才能解决此等这些问题?作为教育界同工,推动增加中层行政人手比例将会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香港国安法
在国安法的推出,其中一项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当通过学校、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于是这将会是学校在来年必要推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