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动机 高参与 高效能 善用电子教学 打造有趣中文课(18期)

文: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案分享 教育专业第18期 电子教学 唐冠乔老师 福建中学附属学校 优秀教师选举 中文科

  福建中学附属学校一直致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支持各科组老师以不同学习策略用于教学。任教中文科的唐冠乔老师贯彻学校方针并于2019年获得优秀教师奖,教学策略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为目标,建立高参与度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

聚焦教学内容 突破既有教学框架
  2019年,唐冠乔老师任教了两至三年,累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考虑到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觉是时侯作一些新尝试、新挑战。当时科主任鼓励他参加优秀教师选举,唐老师坦言比赛的结果并非重点,他反而更着重比赛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受限于课时,很难反思每一个教学步骤,或是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但在参赛时,我可以完全集中于一个教案上,反思所有教学上的细节。这是一个最有效率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教学表现。」

渗透共通能力 同侪相互砥砺
  唐老师的得奖教案是加强初小学生在看图说故事的能力,结合当时学校新设立的教学研究实验室,透过「多重分组」形式,协助学生找出故事的重点和建构完整故事。
  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程度各异的学生,唐老师运用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策略,达至照顾学习差异。在课堂开始时,唐老师会提供字词库,协助学生连结学习过的字词和句式,助学生把知识储存在长期记忆区,巩固已有知识。在展示图画后,让学生首先简单的自行构思故事,接下来老师再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异质分组」,把能力不同的学生
  合拼成一组。唐老师解释:「借由能力高的学生协助和示范,引导其他同学紧扣学习目标,提高参与度。同学受惠于良性的刺激思考,减低离题的机会,学习表现得以提升。」
  在「异质分组」讨论后,老师再按图画编号分出「专家小组」,学生集中讨论同一帧图画,作出深入分析,使他们更容易找出重点和加入适当的形容词。学生返回「异质小组」后,彼此再作交流修改。最后,在全班前进行分享,由老师和学生作回馈,建设正面学习氛围。

活用教学模式 促进教与学
  教案获得肯定,学校把参赛影片让同科组的老师参考,并将教学活动与其他中文老师分享。唐老师亦获邀为讲者,向同工分享及展示合作学习的原则和如何建立初小学生的组织能力。除此以外,唐老师亦灵活地把「异质分组」和「专家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套用在高小的文言文理解学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另外,在疫情期间,学校的电子教学发展成熟,唐老师亦将看图说故事教案中的评价系统,应用在写作上。在Tablet系统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即时上载写作的概念图,让同学之间互相留下评价,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达到自我反省的效果。

利用独有场地 编写创新教案
  在新学年学校开设了3个全新的教学实验室,其中唐老师正在构思以「4D沉浸体验空间」配合诗歌教学的课程内容。唐老师发现在教授诗歌时,学生多数未能理解诗歌一些较抽象的内容和情感,使他们难以明白作者所传达的意义。唐老师期望借助「4D沉浸体验空间」的多重科技,表现出具体的动画、声效、特效等,提高学生的投入度,让学生对内容有多一份了解,拓展想像空间。
  唐老师谦称自己的教学技巧尚有进步的空间,这个比赛肯定了他的教学方向,教案获奖更加给予了他动力和信心尝试不同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