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难, 积极探求 解决之道, 探索STEAM 教学新方法

文: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教育传媒 教案分享 专家分享 STEAM 岭南大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 优秀STEAM教师 黄廷峰 David Phili 香港教师会李兴贵中学 圣公会诸圣中学 何嘉琪 圣公会基孝中学 刘子健 裘锦秋中学(元朗) 李俊达

  刚过去的暑假,岭南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共同举办了「青少年STEAM 国际创客挑战赛暨第二届青少年STEM知识竞赛」,当中,筹办了全港首个「优秀STEAM教师」比赛。参赛教师需向来自芬兰、英国、美国及内地的科创教育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介绍教案并回答提问,竞逐奖项。

一等奖

 香港教师会李兴贵中学的黄廷峰老师以「利用设计思维-建构绿色科技智慧休憩设施」的科学教学项目,勇夺比赛一等奖。提到教学心得,黄老师指出,做STEM教育的时候,常遇到各种困难,其中难点主要集中在缺乏「纲要」和「教师交流平台」。很多校内STEM教育只能以校本或课外活动形式推行,欠缺统一的课程纲要,导致各校STEM教育进程有差异,学生难以在STEM知识及技能上有均衡普及的发展;而缺乏教师交流平台,则让各校校本成功案例的资源未能有效共享。

二等奖

  黄老师建议:「可通过建立教师交流,以及分享、获取资源的网上平台;以大学资源帮助中小学建立STEM资源库及提供教师培训。同时希望构建STEM课程框架,以便各校可以运用在现有课程之中。」

  比赛二等奖,由Greenbrier Middle School的David Philips老师,以及肇庆市第一小学的温础诚老师夺得。

温础诚老师希望设计的STEM 课程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David sir认为,STEM教育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教育」。STEM并非一个活动,而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要从「我能教学生什么么知识」转变至「我应如何教学生获取他们想要的知识」。其次,是需要学习如何与其它教师合作以达到STEM教育的目标。STEM教育要求用互相协调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不同学科背景,有创意思维的老师团结协作以教授课程或达到同一个目标。

课堂演示中的Daivd sir。

  他建议刚踏入STEM教学领域的教师,可以考虑从小班课程开始,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的问题。之后可以与其他老师合作教授其他的课程(如科学课或数学课)并逐步过渡到进一步的活动。当师生磨合完毕,就可以真正开始一些复杂的、需要创造力的STEM课程了。 

  肇庆市第一小学的温础诚老师则认为STEM教育推行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建构,他建议在规划和设计STEM课程时,把握以下重点: 

•选题
•项目式学习与任务驱动相结合
• 突出分层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STEM教育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生活中。因此,STEM课程选题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现有水平,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及感兴趣的故事、事例或者时事热点等作为教学切入。课程设置基于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选题、分工、实施等。学生自由组合,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兴趣模仿案例或自选题目作为学习的项目进行探究制作,进而是设计方案、选取材料到项目实施。

  课程应体现知识的分层与递进,构建个性化学习教学方案,设计不同教学环节,适应不同阶段、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为此,学校构建STEM课程时,可组建跨学科的工作与协作团队,教师亦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开拓自身视野,并勇于实践,总结经验,勇敢踏出教学第一步。

三等奖

 圣公会诸圣中学的何嘉琪老师、圣公会基孝中学的刘子健老师,以及裘锦秋中学(元朗)的李俊达老师分获本次比赛的三等奖。

  何嘉琪老师从零开始规划设计本校的STEM课程,有系统地将各学科的内容环环相扣,以优化整个学生学习历程,其中电脑课扮演着实践各科所学的角色。此外,何老师亦会提供课程的延伸,让他们跳出常规课程一式一样的框架 ,深化学生所学,以真实情景为主题的专题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 ,培养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让他们从学习中发现、探究和将学会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上的问题,亦培养学生对科技教育的价值观和态度,令他们意识到科技发展与文化和情景的互相依赖性质,务求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并给予学生最大的探索的空间。

何嘉琪老师设计VRAR 课堂,并为学生讲解。

  刘子健老师因为本身是科学老师,在设计STEM课程时,会先考虑当中所需要的科学元素,并思考、平衡科技、工程和数学在他教案中担当的角色,与其他科老师多做联系合作,一起分享自己教学范畴与课程相关资讯,一同商量怎样将众多元素放进STEM课程当中,从而结合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合作。突出强项、沟通交流、合作共享、不断完善,是刘老师在推行STEM教育中最大的体会。

刘子健老师提出「突出强项,沟通交流,合作其享,不断完善。」

  李俊达老师则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角度出发,认为香港的学生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很容易形成「等答案」的态度,消极应付STEM课堂。李老师希望自身设计的STEM课程,可以让学生觉得「好玩」,从玩中得到成果,为学生带来成功感,强化对STEM的兴趣,令他们更投入于STEM之中。李老师认为在STEM的学习过程中,需培养的是学生解题的勇气,以及从失败中学习的坚毅精神。同时老师的心态也要一同转变,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经历,一同成长。

李俊达老师希望STEM 课堂「好玩」,激起学生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