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国际教育桥梁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共筑共融和谐社会
黄颖诗校长在教育领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过去在津贴小学担任英文课程主任和副校长等职位,并于上学年加入油蔴地街坊会学校,接替荣休的张漪薇校长,担任校长一职。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及教育非华语学生的新挑战,黄校长如何领导学校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朝着多元和包容的方向发展,适应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成为她上任后的重要任务。今期新校长对谈,有请黄校长分享个中经历和体会。
详细内容促进教育多元发展 提供平等学习机会
根据香港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24学年,在公营学校就读的非华语学生已超过26,000人,反映香港教育体系需要持续加强支援非华语学生的学习需要。政府对照顾多元学习需要并彰显教育发展优势的政策,尤其是为非华语学生家长举办家长教育活动,正展现了对教育多元性的重视和支持。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也积极采取措施来支持非本地语言背景学生和家长,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
详细内容开拓国际视野 促进文化交流
在多元且全球化的时代,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变得愈发重要。对于一所本地照顾来自不同地方国家学生的本地学校而言,带领学生去体验不同文化和环境的学习机会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的学校决定与一所位于内地的姊妹学校合作,带来自非本地的学生到内地进行交流,为他们开辟一个特别的学习经验。以下将分享这次交流活动的几个重要方面。
详细内容列明课程要求 照顾学生精神健康
在照顾学生的精神健康,正向校园、甚至精神健康方面,采购服务,油蔴地街坊会学校黄颖诗校长会先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根据学界口碑慎选合作供应商,合作团队包括注册言语治疗师等专业人士,全部取得专业凭证,一起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服务。
详细内容拥抱「一带一路」机遇 装备学生应对 全球化挑战
日前教育局提出有关小学常识科分拆为人文科和科学科的政策引起了广泛讨论。作为校长,我对这个政策对非华语学生的影响表示关注。我们需要探讨这个政策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非华语学生是否具备应对学科变化的能力。
详细内容当我在油麻地遇见「世界」
谈起油麻地这个地方,仿佛展开了一道多彩的画卷。庙街上热闹非凡的景象,弥敦道上来往匆匆的人潮,以及充满文化氛围的电影中心,这些都是人们对油麻地的共同印象。然而,当我担任油蔴地街坊会学校校长后,站在弥敦道与众坊街的十字路口,每天迎接著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孩子,对油麻地的理解也因此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