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仁旧生会中学
冀望疫情不再 期待学校泳池重开
今年疫症横行肆虐,不只学校要提早放暑假及停止面授课堂,很多运动场馆也暂时关闭,令市民减少了出外运动的机会,未能舒展身心。随著疫情稍缓,学校渐渐恢复面授课堂,而政府也陆续重开各种康乐设施,放宽各场地的人数限制,大众在保持社交距离的同时,再次能于石屎森林内伸展筋骨,做喜欢的运动,其中当然少不了游泳!不少人为了抓紧夏天的尾巴,到泳池或海滩晒晒太阳,畅泳嬉戏。
详细内容
大埔旧墟公立学校(宝湖道)
疫情下成绩最大进步生的秘密
新学年开始,笔者与同事从初小至高小,找来十多位在上学年学期末总结性评估中,成绩获最大进步的学生进行面谈,并与其家长进行电话访问,尝试分析学生在长时间停课的困难环境下,成绩仍获大幅进步的原因。综合受访者的内容,找出他们的共通点,发现了最大进步生的秘密,以下分享其中三点:
详细内容崭新生命教育 应对世界变迁
自去年以来,本港以至全球接二连三出现疫情、政治运动、经济衰退和气候变化等议题。在这个世界动荡的年代,各行各业必须临危变阵,在长时间停课下,老师、学生、家长除了日以继夜追赶停课期间的课程之余,亦需共同思索未来教育的出路。透过掌握世界趋势,与时并进,教育界采取了「新常态」学习模式:全面网课、半面授半网课、有社交距离的面授课等。
详细内容Facebook于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学挑战赛 与Cobo Foundation、加油香港携手激发中学生创造力
处于创新科技的年代,新一代虚拟实境(VR)成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开启无限机遇。Facebook于2020年10月9日宣布与Cobo Foundation及加油香港携手合作,于香港推出VR for Good中学挑战赛,旨在鼓励中学生学习和利用VR来改善社会现况,激发创造力。
详细内容「读唔读 N班好?」 拆解幼儿班迷思
孩子踏入两岁,「读唔读N班好?」便成为每位家长的头痛问题。所谓「N班」,便是学前幼儿预备班(Pre-Nursery),坊间也以PN班及「两岁班」相称。根据教育局的规定,K1班的入学年龄为2岁8个月以上,而N班则为2岁。
详细内容把握自主电子学习要点 勿成为「电子奶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少冲击,当中对教育界的挑战尤其巨大。数月之间,便从传统学校听讲课堂,转变成在家学习,促成电子学习风气,更从大学一直伸延至幼稚园。而关于幼儿电子学习,向来备受争议。事实上,现今电子产品普及化,幼儿电子学习确是一把双面刃:使用得宜,学习效益自然是事半功倍;使用不当,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造成影响。面对如此挑战,家长只要把握好电子学习的平衡点,就能让孩子随时随地汲取大小知识。
详细内容不一样的教育 网上电子教学
从八十年代开始,科技 IT 已静悄悄地扎根在我们生活中,连刚出世的小孩未学走路也懂得利用手机上网。过去十年,教育界积极追赶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推出 STEM 或 STEAM 项目。没想到在 2019 年,一个措手不及的香港动荡事件及另一个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疫症,迫使全港学校向同学及家长派发科技发展的成绩表—全面推行网上电子教学。
详细内容
香港学生辅助会小学
家校同心抗「逆」 一起走过的日子
「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此中波浪起跌,当然有幸有不幸」,如果你是七十年代成长的人士,相信对这首流行曲感到耳熟能详。曾听过有些人把这类歌曲称为「老歌」,对于「老歌」这个名称,令我联想到这些歌曲必定是来自数十年前,又或者是阅历较丰富者才会有所共鸣。然而,没料到,这大半年间,即使是小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上均遭逢变幻莫测的遭遇。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