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學校交流平台

姊妹学校交流平台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智联云端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服务专注发展资讯科技产品业务,尤其云端平台技术,以至先进的AI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为客户提供新一代云端平台服务。

详细内容
推廣價值教育 以生命影響生命

中华基督教会何福堂小学
推广价值教育 以生命影响生命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我从事教育界超过廿载,过往从不同的教育岗位中积累经验。承蒙天父的引领、办学团体的信任和支持,让我踏上校长的新旅程,担任中华基督教会何福堂小学的校长。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实在任重道远。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是一校之「魂」,校长必须有前瞻的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装备自己,才能造就一所优秀卓越的学校。

详细内容
團結溝通發揮所長 乘風破浪邁步向前

圣公会柴湾圣米迦勒小学
团结沟通发挥所长 乘风破浪迈步向前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古语有云:「创业难,守业更难」。尤其近年面对入读小学的适龄人口下降,老师和学生的移民潮等因素,都为学校带来不少冲击。新学年,我转任到圣公会柴湾圣米迦勒小学担任校长,就我而言,绝对是一个新尝试和新挑战。这所学校历史悠久,学术成绩优异、学生表现出色,以及教师团队专业。作为新任校长,我会继往开来,带领学校迈步向前。

详细内容
幸福校園載主恩 啟發潛能求創新

圣公会圣西门吕明才中学
幸福校园载主恩 启发潜能求创新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教育专业

作为第二年入职的新任校长,在启动价值观教育之旅以及启发学生潜能的大前提下,本人与圣公会圣西门吕明才中学团队同心协力,开展学校发展的新里程。

详细内容
教師夢.飛翔計劃 為準教師提供獎學金

教师梦.飞翔计划 为准教师提供奖学金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由招商局慈善基金会赞助,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办的「教师梦 ‧ 飞翔计划」回应教育需求,透过「准教师奖学金」,向具备优秀学业成绩、对教育有抱负的基层学生,提供奖学金及不同学习机会,包括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活动、职前支援及辅导等,鼓励准教师于中学毕业后修读教育课程,日后投身教师行列,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作育英才。除了向得奖者派发奖学金之外,大会亦提供其他不同的学习机会供得奖者参加,让准教师持续获取适切的学习及教学指导。

详细内容
掌握「緩解七式」 擊退開學焦慮症

掌握「缓解七式」 击退开学焦虑症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近年疫情反复,同时考验学校、父母与孩子三方的调适能力,从面授课转为网课,自悠长假期变成只有短促的过渡周,有专家指这种特殊情况可能令学童的「开学焦虑症」(Back-To-School Anxiety)变得严重。有见及此,今期《香港教育杂志》将为一众读者拆解「开学焦虑症」的特征与高危族群,并邀请东华三院蔡荣星小学梁敦瑜校长和东华三院方树福堂幼稚园高颕思校长介绍「缓解七式」,借以对抗开学焦虑,让往后每个开学日,都能成为孩子愉快成长的新开始。

详细内容
音樂充當營養補充劑 調節焦慮、孤獨感

音乐充当营养补充剂 调节焦虑、孤独感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第五波的新冠疫情令香港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香港人口密集,令很多家庭难逃「一个中,个个中」的命运。当患者在家隔离期间,一整天只能在房间内活动,对身心都是煎熬,此时,音乐如何提供协助?原来音乐可以在战胜新冠疫情上扮演两大角色:1)作为调节情绪的「营养补充剂」;2)因应康复后脑部运转较缓慢,音乐可以扮演的「复康运动」。

详细内容
成功非依靠奇蹟

成功非依靠奇迹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本年,教育局推行首届「学校推荐直接录取计划」,让八所教资会资助的本地大学,共有146个资助学士学位课程参与计划,直接取录具有特殊才华及兴趣的中六生。据教育局的公布,首届计划共收到来自403间中学的766份有效申请,当中只有186位学生成功直入大学,成功率约25.5%。本校6A班张成宝同学通过重重甄选,最终成功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直接取录,可喜之余,学校上下更感欣慰。

详细内容
如何提升學生自信心?

圣公会圣提摩太小学
如何提升学生自信心?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教育传媒 香港教育杂志

不知各位家长可有相同的困扰:有些孩子明明品性纯良、学业和非学术表现都出色,就是欠缺自信心。你或许不停地劝勉他们:「你可以的!只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可是孩子反应依然不如你所期待。到底怎么样才叫「自信」?我们又是否对「自信心」有误解?

详细内容
鍛鍊生活自理能力 成就負責自信的孩子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成就负责自信的孩子

教育传媒 教育资讯 香港教育杂志 教育传媒

「自理」是指有能力并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照顾。自理能力的发展和孩子的心理、生理、体能及智能发展是息息相关的,透过日常生活的经验累积,他们会渐渐掌握进食、如厕等自理技巧。然而近年随着社会的转变,现今孩子多由家中长辈或佣人照顾,导致他们惯于依赖,自理能力自然强差人意,成为娇生惯养的「港孩」。家长应如何在疼爱与建立子女自理能力之间取得平衡,避免孩子错失成长的机会,让东华三院方树福堂幼稚园高颕思校长及仁济医院何式南小学罗卓贤校长亲自解构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心得。

详细内容